百盛旗舰店陷发展僵局:撤柜区域长期空档 转型无门

10.06.2014  17:35

  撤柜区域长期空档 恶性循环转型无门

  百盛旗舰店陷入发展僵局

  太阳宫商圈魔咒让百盛至今还深陷其中。北京商报记者长期关注发现,百盛旗舰店——太阳宫商场撤场数月的空置专柜至今未有新品牌补充。邻居爱琴海购物中心通过引入儿童业态和投入巨额资金开启了“自救”模式,但驻扎四年,百盛太阳宫店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出路。与之相对应的是,百盛集团也在去年交出了上市九年来的最差业绩。

   招商遇阻

  进入百盛太阳宫店一层,黄金位置依然是最能为百盛带来利润的化妆品专柜,但周边却已变了摸样,Gant、周大福等都是商场近期新注入的血液。除了顶层渝湘人家等少量餐饮品牌,百盛太阳宫店基本还保持着传统百货的形态,2-6层基本为服装、鞋类、箱包等零售品牌。

  不过,与一层有明显调整痕迹不同,楼上的服装、鞋类专柜空缺位置却迟迟未有品牌补充。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位于三层的欧时力已撤柜半年多,至今仍是邻居品牌撑场。五层鞋类专区,撤柜近一年的曼仙妮、哈森、妙丽专柜也仍未有新品牌补充。六层运动、户外品牌集中区域也出现品牌撤柜但仍长久空置的局面。为了掩饰空置率,商场方面会在空置区域进行布置。

  由于客流欠佳,品牌导购不在其位、聊天的现象频频。一位鞋类品牌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业绩不佳,周边的红客奢侈品皮具养护等品牌早已离开,但并未有新品牌补位。商场方面解释要调整因此一直未招商。不过,至今整个五层并没有太多变化”。

  2010年开业时,百盛太阳宫店在面积为6800平方米的五层规划了4000平方米的皮鞋区域,汇集了150多个品牌,成为当时北京百货店最大的皮革制品卖场。时过境迁,某品牌导购称,该品牌目前仅是C类店铺,鲜有新品,业绩在北京所有门店中也为倒数。 一般情况下,品牌商会以商场区位、销售等情况选择进驻门店类型。在王府井、西单等主流商圈多为更新速率快,货品新而全的A类店,次级商圈多为新款与旧款混合的B类门店,C类门店由极少新品、大量旧款货品组成。还有品牌商在夏天出现、冬天撤柜,“在多数百货店是不允许淡季撤柜旺季回归,但百盛方面可以”。

   定位待变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进驻百盛的品牌多数为A类形象展示,B、C类货品组成。由于客流少、销售欠佳等原因,品牌商对于该类型门店的配货并不理想。货品更新速率慢的情况下,对消费者吸引力也很有限,这也就造成了问题的“恶性循环”。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太阳宫店的初期招商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当时,百盛将总部从复兴门店迁至太阳宫店后,要求部分品牌也捆绑开到新店中。不过,在电商与购物中心夹击下,百货业整体没落,复兴门店部分品牌撤柜也牵连了太阳宫店。由于业绩不佳,招商难题越发显现。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多位百盛负责人了解情况,但均未得到回应。

  初来太阳宫商圈时,百盛填补了该区域商业空白,周边裘马都、英特公寓、金隅国际等高档楼盘吸纳来的高收入人群,给予了百盛高端定位的信心。不过,在商业专家看来,区域型卖场需要主攻大众消费,百盛太阳宫店的高端定位有些“窄众化”,进驻品牌也没有太与时俱进。

   难有出路

  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以高端定位的百盛开始一路扩张。在九洲远景商业管理机构管理咨询中心总经理胡进看来,百盛初期选址的不谨慎为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在北京,百盛挑选的复兴门、太阳宫和东四环店较为孤立,周边商业氛围不浓厚,自造商圈并逐渐培养起来较为困难。孤立商圈无太多随机客流会造成销售压力。

  在二三线城市,百盛虽挑选了主流商圈,但多数处于边缘区位。目前,百货业整体处于调整阶段,从短期来看,百盛近来关闭业绩不佳门店止损是明智之举。不过,在长期战略调整转型中,百盛仍未有太多改变。百货门店的变革之路仍在持续,一部分品牌选择加大餐饮、娱乐等体验型业态进行购物中心化转型,还有品牌彻底放弃百货形态转型购物中心。不过,太阳宫店不便的交通区位和商圈氛围让百盛的转型之路进入死胡同。

  在一位商业专家看来,如果选址转型购物中心,品牌商装修、消费报批等成本陡增,依照目前客流和营运状况招商会更加困难。如果加大餐饮、体验业态比例,商场面积有限、改造难度不小,回报时间更长。商业地产专家王永平认为,百盛太阳宫店转型会比较吃力,现阶段还没有好的出路。据媒体报道,太阳宫店为百盛的自有物业。由于商业前景黯淡,百盛将目光转移到了物业升值层面。(刘宇)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