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桥的养路人:把钢轨当孩子一样守护

19.01.2014  13:47

乌兰达布森的养路人。 李静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 (闫文陆 李静)在中国西北偏北的新疆艾比湖畔,有一个不起眼的铁路小站--乌兰达布森,与国门口岸阿拉山口站相隔16公里。

  乌兰达布森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蒙语里的意思是“不毛之地”。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每天有一群与日升日落相伴的养路人,用辛勤的付出保障着铁路的安全畅通。他们是亚欧大陆桥的守护者—奎屯工务段乌兰达布森养路工区职工。

  37岁的瘦高个李旭东是乌兰达布森养路工区班长,1999年3月背着简单的行李千里迢迢从甘肃渭源县来到乌兰达布森,从一名最普通的养路工干起,一步步成长为班长,率领22个人负责26公里铁路线路和9组道岔的养护维修。近15年“不毛之地”的风霜雨雪,让这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脸上写满了刚毅。

  “别看我们工区不大,可要保证中哈两个国家之间的铁路运输顺利往来,我们的责任不小嘞!”守护亚欧大陆桥14年的李旭东骄傲地说。

  1月17日,吃完午饭,李旭东带着工区安全员、防护员和4名职工,冒着接近零下20度的低温上线检查线路。大戈壁冬季的风吹在脸上生疼,路基旁是没过脚踝的积雪,李旭东拿着道尺测量轨距水平,副班长李生希一一记录下来。站内一公里长的线路,李旭东和他的队员们把钢轨、道床、路基、道岔、夹板及连结零件认真巡检一遍,需要两个小时,如果发现需要处理的病害,在室外作业的时间会更长。

  “新疆冬天天气寒冷,昼短夜长,只有中午两三个小时上线作业的时间。”李旭东告诉记者,冬天更多的是要做好线路日常巡养,这样才能保证线路安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心里很开心,给家里的老人买了很多年货。”李旭东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是他最盼望的日子,一年里回老家和父母团聚的时间也就是春节这些天了。但每次回家,他心里总放不下乌兰达布森,每天都要打电话和工区值班的兄弟们聊聊线路的状况。

  “嘿嘿,在这儿干久了,线路设备就跟自个儿的孩子一样,一下子离开十几天,还真是很记挂。

  把钢轨当孩子一样守护!那一刻,记者被乌兰达布森的养路人深深打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