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力量——新余市新兴产业发展纪实

18.07.2015  10:24

    因钢设市,工业立市,曾给新余这个人口小市带来众多荣誉和财富。

    然而,时局易变。“钢铁一感冒,全市打喷嚏”的不稳定因素渐成隐忧。受宏观环境影响,新余光伏、钢铁等主导产业遭受严重冲击,经济社会发展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新余在全省设区市排名下滑明显。

    危则思变!新余市委书记刘捷指出:“新余发展既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推动经济社会重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该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积极延伸钢铁、光伏等产业链条,培育光电信息、装备制造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光伏应用发展,推动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增长。记者近日对该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突围:新动力喷涌而出

    盛夏时节,为了3个光伏电站项目能按时开工,新余市茂硕新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更加忙碌。在新余,至少20家投资商青睐该领域,并开展项目选址布点工作。

    今年5月初,新余市召开2015年度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推介会,总装机容量725.5兆瓦、投资额近70亿元的47个光伏电站项目吸引外界目光,此举为新余市助推光伏应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投融资渠道。

    光电信息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余市审时度势,相继出台多项扶持举措。根据规划,至2020年,全市光电信息企业超过2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光电信息产业将成为继钢铁、光伏、新材料之后又一新的支柱产业。

    目前,该市已集聚光电信息企业7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实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58个,其中已竣工并网发电项目127兆瓦,占全省并网规模的34.7%。今年,将实现光电信息产业落户企业100家、销售收入100亿元“双百”目标。

    产业新秀非此一家。新余市重点在财税、融资、人才培训等方面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电子商务基地(楼宇)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全国或区域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结算中心。目前,全市电商企业达153家,全行业实现交易额103亿元,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有11家,电商交易额超过20亿元的有两家。全省23家电商示范企业中新余就有3家、10个示范基地中新余有两个。

    挺起传统优势产业脊梁。新余市依托钢铁产业优势和现有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发展支点。组建了钢铁产业联盟,推动联盟成员在业务、技术、项目等方面加强协作。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企业4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长林电梯在华中地区电梯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银龙机电自主研发的硅晶片多线切割机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质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新钢公司已成功跻身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形成了以新钢公司为核心、近140家钢铁加工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

    筑巢:好环境引资本活水

    国内LED产业“巨无霸”——木林森公司落户新余市,除公司董事长是江西人的情感因素外,与新余高新区工业地产二期园区7栋标准化厂房可“拎包入住”,实现快速投产不无关系。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木林森公司起初曾为招工担忧过,而当地人社部门的对口帮扶服务很快化解了他们的顾虑。

    资本犹如水,哪里是洼地就往哪里流。深谙此理的新余人积极创优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招商引资责任代办和跟踪服务制、企业“宁静日”制度等多项举措,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多家已落户企业纷纷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2012年底,由中恒通机械制造公司投资的弘旺公司落户新余高新区,第一期投资3亿元,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2014年7月,该公司再次投资3亿元增加一条生产线。

    着力营造成本最低的商务环境。建立了“中介超市”,让企业按市场方式自主选择中介服务,避免“红顶中介”强行干预;积极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对重点支持的产业实行了单向零物流费、降低租金等优惠政策,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建立了产业引导基金,进一步充实了市县两级担保中心资产,对重点产业项目提供贷款贴息并降低担保费用;积极落实“财园信贷通”“科贷通”“出口信贷通”等金融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源源不断的资本活水流入,搅动着新余发展的“一江春水”。2013年以来,新余市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51个,实际进资696.05亿元。(记者 徐国平 邓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