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盛:的哥追撞套牌车可别都是“忘了法”

30.10.2013  18:25

  电影镜头里高速追车的镜头,昨日上午10时许在朝阳区北苑路附近真实上演。两车时速一度达到100千米/小时,期间发生5次碰撞。这是两辆车牌号相同的出租车,据后车司机刘师傅说,他追的是和他车牌号一样的套牌车。在朝阳交警支队奥运村大队附近,“套牌车”左后车轮被撞爆胎,结束了这场追逐(10月22日《新京报》)

  看到被“克隆”的出租车不是先报警而是一路狂飙追撞,虽然能理解被套牌的的盛怒之心,但这种置他人与自己性命于不顾的行为显然不被提倡,试想如果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这种责任谁担得起,况且被追逐的车上还坐着乘客。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出租汽车管理的相关规定,“克隆”车牌照系盗取,可处行政拘留并罚款。为什么有人敢去“套牌”?道理很简单,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如:一辆私家车每年的养路费是2400元,加上车船使用税等,一年下来就已经远远超过一次性投资“套牌”的花费。据了解,现在对于“套牌车”,交警部门发现只能处以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因此,相对每年几千元的养路费以及车船使用税来说,这点罚款太便宜了,正是这种低廉的违法成本让“套牌”现象愈演愈烈。

  车被套牌了,作为真车主应该怎么办?交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被套牌机动车驾驶人、车主,发现车辆被套牌,应及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核实车辆资料后将上报给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部门录入系统。核查实属被套牌后,一方面将被套牌车辆违法记录消除,并将长期监控、严查严处被收入“黑名单”库的套牌车辆。当然不争的事实是在收集套牌车辆信息大费周折,单凭目前的技术手段,电子眼无法拍下驾驶者的面貌。因此,一旦自己的车被‘套牌’,就会非常不利。此前曾有车友遇到车辆被“套牌”时,因怕麻烦,忍气吞声地承担了违法处理,但这事实上是给了“套牌车”继续生存的机会。

  目前,法律对伪造车辆号牌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规定,只涉及到两类车辆号牌。一类是警用车辆号牌,另一类是军用车辆号牌。现实生活中,套牌最多的却是民用车牌,但对于这一违法行为,法律上并未规定相应的罪名。一方面是违法者受到经济利益驱使,为了省钱逃避税费、养路费等费用;另一方面是逃避交警部门的处罚和监管。“套牌”的泛滥,还为不法分子实施各种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社会危害极大。

  从北京的哥刘师傅角度考虑“如果放走这辆套牌车,那它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违章、客户投诉,都会算在我头上。”开出租车就是为了维持生计,如今套牌车在暗地里生财出了事或罚款却算自己的,发现套牌车时那一刹那,让的哥刘师傅冷静讲法律显然也太过牵强。在打击套牌车主时,简单的经济手段,有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套牌车主长期撬取的利益来看显然还不够给力。正如一位网民献计说,有效治理使用伪造民用车辆号牌的行为,可以尝试从提高行政处罚力度的途径解决,提高罚金,罚得“套牌车”心惊肉跳。同时,将“套牌”的违法行为上升到刑事犯罪层面上,或许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套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