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眼中的地雷战:认为八路军的地雷上面附着鬼

18.08.2015  19:42

  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的电影《地雷战》上映。在这部电影中,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民兵依靠土制地雷,将进村扫荡的日军炸得落荒而逃。这部电影艺术化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的智慧与勇气。电影从上映开始就大受好评,陪伴了几代人的记忆。真实的地雷战虽然与电影有一些区别,但是其反映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以及抗战的勇气却是一脉相承的。

  推广地雷战

  地雷战这一战术方法在胶东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效应,据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的《地雷课本》介绍,地雷战这一战术最早出现于太南地区。真正将地雷战战术发挥到极致的是山东海阳的民兵,针对敌人不断变化的起雷避雷方法,他们发明了十几种地雷。而电影《地雷战》中的高家庄原型则是今河北保定冉庄。

  在战争军事物资缺乏时期,地雷能大量投入战场,离不开少将王耀南的推广与改进。

  王耀南是我国工兵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他和几十名矿工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参加了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在中央苏区,他参与创建了红军工兵部队,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

  1941年5月,他奉彭德怀总司令的命令,带队下到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及各分区去推广地雷战。为了让部队和民兵明白如何设置地雷,也就是将雷埋在哪儿的问题,王耀南带着几个工兵干部在院落里埋好雷,扮演成日本兵进院扫荡,让大家观看,并用炭粉代替石灰,防止石灰飞起烧伤人眼。边观看边向干部群众讲解在什么地方埋雷好,“比如鬼子进院子要喝水,在井旁边埋上雷就能炸死鬼子。

  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观看,王耀南一行人还学唱戏,将埋雷示范搬到了戏台子上。每炸死一个“鬼子”全场都会掌声雷动。群众兴致盎然,演出完往往不愿离开,有的老百姓说:“我们就喜欢看打死小鬼子,看一百遍也看不够!”于是又加演几场。王耀南让工兵干部们教大家如何使用地雷,怎样叫拉发,怎样叫压发,告诉干部战士们在野外如何埋设地雷。

  王耀南告诉观众说:“我们用的是假地雷,主要用来教学。大家回去可不能用真地雷这么干,这可要伤着自己人。

  因为看了三四遍在院落里埋地雷,观众一听就明白了,但不愿意走,王耀南只能说地雷没有了来打发走群众。他们用这种示范方法,教会了很多八路军指战员和民兵掌握地雷战的战术、技术及地雷的应用。

  军工厂发下来的地雷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抗日战争需要,王耀南就鼓励大家自己动手造地雷。各县政府支持王耀南一行人的工作,让鞭炮作坊以上交几千个发火器代替需上交的税费和公粮,并且解决鞭炮厂的经费问题以大批量提供炸药。

  作坊主们知道这些发火器是用来打仗的,每次都会保质、保量、守时生产出发火装置。拉火炮和发火装置虽然原理相似,但内部结构有很多区别。王耀南就让工兵干部们和做鞭炮的师傅们共同研究怎么能将发火装置做得更好。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地雷壳子生铁原料来源缺乏。王耀南就动员军队和民兵使用代用器材造雷壳,比如洋油桶、茶壶等。有干部提意见说老百姓的坛坛罐罐虽然不值钱,但破家值万贯,不能让老百姓用锅碗来做地雷。王耀南听取了干部的意见,他和几个冀鲁豫军区干部反复试验,研究出用石头造雷壳的方法。

  之前一个地雷比3枚手榴弹还贵,而改良了制作方法之后制造的土地雷,成本和造一粒子弹差不多。大大减少的成本使地雷推广应用成为可能,这是最后地雷能在胶东战场发挥巨大效用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