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上的宜春学院人——校友王其盛从“叛逆”少年到受阅军人的华丽蜕变

12.10.2015  11:58
    “当远远看到习主席的车向我们开过来时,我很兴奋,他向我们问好,那一刻,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距离9.3阅兵已过去一个多月,作为受阅军人的王其盛仍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次特殊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将永生难忘。     9月3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天,上万名受阅官兵出场,其中就有宜春学院2010级音乐2班的王其盛。他作为空降兵方阵的一员,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与众多受阅军人一起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大学青葱   执着青年的梦想     时间跳转到五年前,2010年9月3日,和煦的阳光映照在赣西大地上,这个来自江苏盐城的小伙子踏进了宜春学院的大门。他没有想到,五年之后,他的人生将会和这个伟大的日子紧紧连在一起。 作为一名音乐艺术生考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王其盛,热情、健谈,却也有些浮躁。     随着在校日子一天天过去,象牙塔的生活让王其盛感到充实而又快乐,正当他在音乐的海洋中幸福徜徉时,一件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抉择为他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部队到高校招兵,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弃笔从戎给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了一个定位。     报名、初审、体检,王其盛都顺利的通过,直到政审这关,他却显得有些为难。“一开始就瞒着父母报名,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参军的。”     政审还是如约而至,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震惊,没想到好好的送儿子去读书,最终要去军营。但是熟知王其盛的王爸心里清楚,孩子一旦做了决定就不会回头。于是请了假,帮助王其盛完成了政审。     2011年12月,王其盛入伍了。这天下午,他收拾好行李,来到教室,这是他入伍前在学校的最后一堂课。     “上了火车,父亲在站台上一直不敢看我,总是望着天,我知道他是在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我大声叫了他一声,爸爸终于忍不住哭了。这是我懂事以来第二次看到他流泪,之前是爷爷去世的时候。” 亲人和同学的期盼成为王其盛最大的动力。而他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与挑战,继续坚持英勇无畏的梦想。     军营无悔   苦其心志磨练意志     6个月之后,王其盛完成了新兵训练,分配到连队,正好遇上“战神”文工团正在招募演出人员,因为王其盛大学里学的是声乐,又接触过舞蹈,最后,他从5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战神”文工团的一员。     说是文工团,其实就是部队里一群爱好文艺的士兵自发组成的兴趣小组,为部队的官兵进行慰问演出。进入文工团之后,王其盛的生活开始成天和音乐、曲艺打交道。     “那会儿又是主持,又是曲艺,有时还要跳舞,记得有一次的慰问演出,10个节目他上了8个,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享受被重视的成就感。”可此时的王其盛,却开始逐渐思考自己的未来。“文工团的演出占据我的日常训练,在文工团的生活其实很开心,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更希望通过训练来磨练自己,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王其盛的变化引起了连队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派指导员来做工作。战友们也劝他别自找“”吃,可倔强的王其盛不为所动。采访中,王其盛形容自己“太叛逆”,总是不甘现实,固执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空降兵部队流传着这么一个传闻,44师是“人间”,45师是“地狱”,43师是“天堂”。王其盛新兵入伍后被分配到44师,可这一次,他决定选择“地狱”。     2013年7月11日,在接连写了两次申请报告之后,王其盛终于来到梦想的45师——上甘岭特功8连。     初入“地狱”,王其盛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更高强度的训练,还有来自战友不明所以的猜测。“因为是从文工团过来的,大家认为我应该是犯了错,或者表现不好才会被安排来这里。而且,别人觉得我‘花拳绣腿’的做不了什么事,”就是在这样的不理解、不认可中,王其盛的斗志被激发了。练踢腿速度,2公斤的沙袋一绑就是一天;练挺拔军姿,常常悄悄地把床垫抽掉,睡光板床;强化身体素质,别人跑3000米,他却加练到5000米;别人六点起床,他四点多就起来练……     为了达到训练的效果,王其盛不断给自己加压,而高强度的训练所带来身体上的伤痛并没有击退这个目光透露着刚毅的青年。就这样,王其盛的努力开始逐渐被战友们认可,也得到了部队领导的关注。     2014年3月,部队开始进行“猎人集训”。这是一个为培养部队精英而特别设立的项目。一直在刻苦训练的王其盛成为部队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从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来说,王其盛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而王其盛也觉得到了证明自己真正实力的时候。     王其盛就这样顺利地加入了“猎人集训”,在前半个月的时间里,王其盛努力训练,白天黑夜,斗转星移,在困难和艰险面前王其盛奋勇前行。可是上天似乎总爱和这个有着顽强个性的男孩子开玩笑,因为长期高强度训练,王其盛身体不适住院了。     “我还记得当时自己对教官说‘等我回来,继续训练’,没想到,做手术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三个月内不能剧烈活动,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不能参加剧烈运动,也就意味王其盛要放弃“猎人集训”的项目,回归到部队,这对于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年轻小伙儿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在艰难的抉择中,王其盛离开了“猎人集训”的队伍。     沙场点兵   阅兵式上的骄傲     2015年的正月,北京的寒冬刮起呼啸的北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9月3日举行的消息,开始传遍军营内外。这消息,让王其盛彻夜未眠,他要弥补“猎人集训”留下的遗憾,证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     很快,王其盛所在的空降兵部队开始选拔阅兵战士。因为身高和素质都符合阅兵士兵的条件,王其盛很顺利地通过了首轮选拔,进驻阅兵村,初时,这支阅兵队伍一共有180多人,而谁能真正坚持到最后接受检阅尚是一个未知数。     残酷而忙碌的阅兵训练随之而来。王其盛所在的阅兵驻地离训练场有5公里的距离,部队官兵每天5点起床,拿着自己的装备,走到训练场,按照行进标准,5公里的路程需要走1个小时。     王其盛记得最长的一次站了四个小时,宣布休息的时候,每个人的腿都不敢弯,长此以往的训练下,很多人的膝盖都有了积水,很痛苦。     所有参阅人员把阅兵场当战场,忘记职务、忘记年龄、忘记疲劳,衣服被汗水浸湿了无数遍。热浪袭人的阅兵训练场上,官兵每天流汗都在2公斤以上,体重减轻了,皮肤晒黑了,脚打泡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王其盛告诉记者:“挑战极限,战胜自己,只为向世人展示中国军人的样子!”     6个月的训练,时间紧,任务重,王其盛咬牙坚持了下来,而到了最后,180人的队伍,最后剩下60多人。由于王其盛训练刻苦,完成任务出色,成为全连受阅战士中唯一记三等功的代表。     回忆起9月3日当天的场景,王其盛骄傲的说:“看到习主席检阅我们受阅部队,那一刻觉得非常光荣,一切付出都值得。”而坐在电视前看着王其盛的王爸王妈,眼中啜满了泪花,这是儿子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再回母校   熟悉与陌生交织     9月20日,趁着休假的间隙,王其盛第一时间回到了母校,“自己和父母说好了,想先回到母校看看。”     踏进学校的大门,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还是那间熟悉的宿舍,还是那些熟悉的老师,但是这次,自己身着军装,身边却没有了熟悉的同学。     “我还记得同学们毕业那会儿在群里晒着穿学士服的照片,王其盛真的好想飞到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庆祝毕业,庆祝成长,可是,我却只能一个人在军营里看着他们。”     熟悉的场景让王其盛回忆起大学时的那些美好的时光。     王其盛的班长叫戎超,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在王其盛去部队的日子,是他帮王其盛在学校办理了所有后续的手续,从来都不嫌麻烦;王其盛还有一个特别“操心”的班主任——李磊,他总是很耐心地教会王其盛很多东西。     入伍3个月后,王其盛收到了一封来自宜春学院的信件,信很厚。王其盛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同学们写给自己鼓励的话语。“其实新兵那会儿内心是很孤寂的,当看到同学们给我写的话,内心像涌过了一阵暖流,觉得他们一直在身边,自己永远都是2010级音乐2班的一员。”     来到熟悉的形体房,王其盛忍不住停住了脚步。 “你知道吗,我在大学最喜欢上的课不是音乐而是形体,还记得是龚剑老师的课,自己学得很认真,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龚老师曾经说自己是他最满意的学生之一。”从艺术楼出来,王其盛正好遇到2015级新生在进行军训,他站在一旁仔细观看。“太熟悉了,自己军训的时候也是这样。”     学弟学妹闻听受阅学长载誉归来,热情地邀请他去指导,王其盛挠挠头,笑着走了过去。做演示,纠动作,一丝不苟地耐心教导着,让一旁的教官都不得不拍手称赞!这个从宜春学院走出来的铁军硬汉,在面对学弟学妹时,略显羞涩,“就像回到了五年前的军训,我们都是那样的天真,这份感情,这段回忆永远是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宜春学院就像我的另一个家,而家,就是再远也要常回来看看!”     一路走来   心存梦想拥抱激情     9月22日中午,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该校艺术楼音乐厅开展优秀校友讲坛活动,由9.3大阅兵中载誉归来的校友王其盛为大家分享他的成长历程。该校主要负责人以及全体新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坛。     据了解,王其盛是2010年12月入伍,入伍前是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专业的一名学生。讲坛伊始,屏幕上就播放了关于王其盛入伍到他参加9.3大阅兵一段短短的采访视频。接着,王其盛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毫不吝啬地跟大家分享了他参军入伍四年以来的经历,在他看来,男人就应该去最苦最累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他从演出队到基层再到特种兵,中间多少磨练与坎坷,但是他的执着信念支撑着他。2015年9.3大阅兵给了他机会,经过两百多天的训练,他终于完成了他的梦想,走上了9.3大阅兵的队列,迎接祖国和人民的检验。他说:“一路走来,我始终相信心存梦想,拥抱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