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市场力量能把房价打下去吗?
社评
晨报
11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双十一,马云称300亿不是问题,自己并不关心数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将房价打下去。
(新闻详见今日本报3版)
马云以一以贯之的“大侠”语气,一方面称完成300亿的成交量不是问题,一方面宣称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把房价打回“原形”,不仅要把房价打压下来,还要把物价打压下来,更希望“双11”能够促进企业的成功转型。马大侠的语气之豪迈,尤其在昨天那样的场合,尽管显得有点“土豪”味道,还是迎合了不少消费者的心理,正面评论较多。
按照马云的逻辑,目前商业地产的价格奇高,希望通过网购的发展,削弱传统商业的力量,当大家都选择网上购物时,传统商圈的销售量就会减少,进而商业地产房价就会降低。这样就可以把房价、物价打压下来。
通过影响商场的零售量,从而影响商业地段的含金量,继而影响商业地产的价格,这种从神经末梢到主体神经的传感,看起来是一条非常清晰且不错的逻辑,但沿着这条逻辑发展下去,这种力量就能把房价、物价撬动?恐怕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新闻没有曲解马云的意思,顺此逻辑,影响的也主要是那些用来经营做卖场的商业地产:商场卖不动了,商家利润减少了,商场的租金上不去,商业地产自然会“贬值”,再通过“市场之手”调节,商业地产价格自然会降下来。照此逻辑,似乎也并不会对商品房价格有大的影响。
马云所描绘的这种“市场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竞争状态,希望通过这种竞争的传导能横扫所有商业领域。然而,这种力量在互联网上释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未必在传统商业领域有如此魔力,对小宗商品容易“市场化”,对大宗商品却未必。这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市场的成熟度。这种力量也可能在局部或有限领域使理想变成现实,但很显然,在现有不太成熟的市场条件下,通过互联网网购释放的平等力量影响房价、物价,显然有点天方夜谭。
就按照马云的说法,几年内做到1000亿并不成问题,但问题是,1000亿的成交额对中国万亿级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何其微小?尤其在目前中国市场“价格传感器”并不灵敏的语境下,通过对小宗商品的价格影响来影响大宗商品,尤其像房子这样的刚需商品,显然并不现实。道理很简单,大宗商品的定价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市场说了算的,起码,独立依靠市场来定价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买套房子毕竟不是买条内裤那么简单,影响内裤的价格无非就是几道或者十几道工序,但影响房子价格的,除了复杂的工序,还有各级政府和各种权力的魅影,里面有众多的人为因素,巨大的利益纠葛,不是简单的市场说了能算的。
早在2012年,马云在跟房地产大腕王健林打赌时就曾说:“如果王健林赢了,那就是我们社会输了,如果房地产一直是我们的经济支柱,我们将输掉一代人的幸福。”作为商人的他,希望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有理想的成分。但我们仍然愿意为他这种“土豪式”言论喝彩。这样的呐喊,相信是中国绝大多数商界人士的强音。
无论“双11”成交多大,无论阿里巴巴做到多强,无论传统商业如何乏力,都只不过是交易形式的变化。我们更应该洞察那些交易形式变化背后的市场化脚步,更应该读懂马云一番豪言背后的潜台词,依法、平等、有序,通过市场调节,还老百姓一个合理的房价,这恐怕才是未来各项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口。
重庆晨报评论员 王方杰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