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外的新生 ——东乡县社区矫正工作侧记

26.09.2014  12:37

近日,东乡县小璜镇和杨桥殿镇的司法人员从上级部门接到了“省级五好司法所”的奖牌。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强化措施、规范管理,认真深入地开展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为县域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截至8月底,该县在册社区矫正人员202人,其中缓刑187人,假释11人,管制3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全部人员情况稳定。

社区矫正规范有序

社区矫正工作必须规范有序,我们从硬件上下工夫,配备了专门场所用于建设监管中心并划分专门办公区域,按照‘六室一厅’的标准,建好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据东乡县司法局长李桂林介绍,在软件方面,该县司法局对来监管中心报到的人员现场采集指纹和照片,完善法律文书及其他材料,做到人档齐全。除部分无需定位矫正对象以外,所有矫正对象人员必须接受GPS定位,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做好日常走访工作,不定期对矫正人员进行法律宣讲,交流谈心,去向追查等。

积极完善审前调查制度,对于法院和监狱发来的委托调查函,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真配合,填写审前调查表,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性格特征、邻里关系、社会交往、犯罪前有无违纪违法记录等情况进行调查,制作审前调查笔录,最后复核研究是否同意接受矫正。从收函到回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条,对社区矫正人员回社区服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服刑人员顺利得到矫正做好了铺垫。截至今年8月,已完成审前调查42起。

视频会见室显真情

儿子,年轻人难免犯错,在里面一定要好好改造,我们在家里等你出来。”这是笔者在县司法局的监狱远程视频会见室内看到的感人一幕。

去年年底,东乡县司法局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管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投入4万元资金,建立了网上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让服刑人员的家属在本地就能与在监狱服刑的亲人见面通话,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视帮教的远程互动平台,把亲情帮教的温暖送到服刑人员及其亲人的心坎上。截至目前,视频会见室已会见111次,520多名家属足不出县就可以与服刑亲人会见。

安置帮教无缝对接

该县利用刑释解戒信息平台,及时掌握衔接服刑人员出狱时间后,提前一周通知服刑人员归属地的司法所、村委会和家属,对预出监人员和减刑人员提早通知,由司法部门送回到家,接管到人,将无缝对接工作做到100%。

为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该县采取“三帮一”的措施,实行100%帮教。对出狱后未找到就业的人员,采用一卡通的方式,发放半年的生活补助费,一人一卡,每月一发。今年上半年以来共发放生活补助和接送经费77580元。

从小我就没有读过书,对法律知识一点都不懂,从而犯下了错误,出狱后,在司法局的安排下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得到了亲人和朋友的认可。”一位在安置帮教工作基地的刑释人员告诉笔者。为了帮助刑释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该县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各企业交流沟通,建立了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欣荣粮油有限公司、丰林砂石场等安置帮教基地,制定基地管理方案和工作制度,每人月平均工资2000多元,每年安置人员20多名,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肯定。

今年以来,该县新接收人员刑释解戒122人(含省外),其中刑满释放人员119人,解戒3人,帮教率100%,安置率100%,重新犯罪率在3%以下。(李辉明 饶方其 李后泉)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