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是亲情——渝水区结对认亲活动常态化

09.12.2014  11:25

  吴红忠 江西日报记者 徐国平

  近一个多月来,新余市渝水区困难群众从最初的“有点担心”变成了现在“越来越踏实”。

  “有点担心”,担心教育实践活动中让他们感到温暖、得到实惠的结对认亲会随着活动结束而消失。

  “越来越踏实”,一个多月来的事实让他们看到,一系列制度在制定、落实,结对认亲实现长效化、常态化,串门的党员干部“好亲戚”变成了不走的“一家人”。

  挥之不去的是亲情。“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行之有效、群众满意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常抓不懈,是我们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收场,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的重要载体。”渝水区委书记徐文泊这样认为。

  结对认亲 渝水有爱

  主动寻,不怕远,走村入户认亲戚。自去年9月起,一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结对认亲活动在渝水区轰轰烈烈地展开。

  活动按照每位县级干部、科级干部以及其他干部职工分别不少于3户、2户、1户的标准,与重点户结对认亲,力求帮扶群众无遗漏。

  去年,罗坊镇江上村村民潘小春一家搬进了新房,他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亲戚’的照顾,恐怕没这么快住进新房。

  与潘小春结对的干部是该区水务局副局长黎小妹。潘小春从小由叔叔抚养,其叔注销了他的户口,致使他与妻子无法办理结婚登记。婚后,其妻户口也被注销,一家成了无户口、无房子、无经济来源的“三无”户。黎小妹为帮其上户口、补办结婚证,多次奔波于相关部门间,还通过个人担保,按程序为他家解决了长远问题:审批宅基地、申请农村低保等。潘小春逢人便说:“有这个亲戚,是我一辈子的福气。

  结对认亲,不负民望。在“结对认亲、渝水有爱”活动中,渝水区8015名在职干部与9061户困难群众结对认亲,他们用一腔赤忱、一颗真心去温暖群众。

  感到温暖 得到实惠

  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让困难群众既感到温暖,更得到实惠是结对认亲活动的要义所在。

  在结对认亲活动中,渝水区干部不仅注重对困难家庭 “输血”,更希望通过“造血”助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罗坊镇官路村有个“四保农场”,农场的主人曹四保及6名帮工都是残疾人。曹四保说,残疾人是困难群体,是结对认亲让大家更有了依靠。他家的亲戚就是区残联理事长刘伟。

  “‘刘老弟’的到来,使农场有了希望。”曹四保回忆,去年初,一场禽流感使农场的鸡鸭滞销,难以为继。了解情况后,刘伟多方联系买家上门收购,并为其争取了10万元残疾人种养业帮扶资金。同时,刘伟还为农场的发展出谋划策,“南环路修好后,从市区到这儿才20分钟,何不试试发展农家乐?”如今,曹四保的农家乐宾馆正在筹建,“以后可以吸引城里人来这休闲,这样能增加收入,带动工友一起改善生活。”对于未来,曹四保充满信心。

  一年多来,结对认亲共解决群众困难1.1万余件,落实帮扶资金1300多万元,惠及困难群众过万人。同时,30多户困难家庭在认亲干部的指导、帮扶下实现再创业,人均年增收约4500多元。

  “好亲戚”变成了“一家人

  虽然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了,以制度为抓手,结对认亲活动却开始了新一轮提升。

  界水乡彭家村简小忠说:“我的‘弟弟’常来看我,也亏有他,我才了解大病报销和低保政策,现在已经落实了。”他口中的“弟弟”,正是与他结对认亲的大学生村干部黎洪勇。

  从亲戚到家人,简小忠的感受代表了渝水区广大困难群众的心声。

  “牢固树立践行群众路线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以‘认真’的态度拧紧螺丝、加大推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大会上,渝水区委庄严承诺。

  一系列顶层设计、操作办法渐次展开: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在职干部职工要将个人在社区(村)开展结对认亲、志愿服务的情况认真记录,每季度向社区(村)党组织报告一次。

  ——建立民情分析会制度。各地各单位对广大干部职工在活动中报告的信访疑难案件、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梳理汇总,挂号解决。

  ——建立督察通报制度。区委成立6个督察组,由6个机关党委书记任组长,采取定期督察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集中检查与跟踪督察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建立激励考评制度。把结对认亲、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各地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党性分析、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区管干部、后备干部平时考核和“”的考核的重要标尺。

  有了制度的保障,跨越亲情的牵手会越来越紧密,党群、干群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和谐的渝水又将迎来一轮科学发展的热潮。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