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去世后的特殊仪式 周恩来骨灰撒四个地点

24.09.2015  18:04

  核心提示: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周恩来生前警卫士高振普,还有一位是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郭玉峰,多次聆听他们关于撒周恩来骨灰的情况和撒在每一处的含义。

周恩来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秦九凤,原题: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与含义

  厚葬祖先,泽被子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然而,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却是个例外。他当上一国总理之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还先后用各种方法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三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就地平掉,坟地交给当地农民使用,首开中华民族殡葬改革的先河。对这件事,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指坟墓),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仅如此,周恩来生前还留下嘱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针对这件事,邓颖超同志说:“早在1956年,我和恩来都曾在中央倡导人死后要火化的倡议书上签了字。同时,我俩相约,死后不保留骨灰。”她说:“人死后土葬留坟到平坟还耕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进步,从全尸土葬到火化再葬或是保存骨灰又是一次进步;而只有从火化存灰到火化后撒掉骨灰才是殡葬习俗最后、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周恩来生前说到了,死后也如愿了。他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他的一生,不留下任何让人民可以寄托哀思的念物。难怪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1998年在淮安含泪写下了“无花无冢情何寄?清心束手拜淮城”。

  周恩来逝世已经三十大几年了,他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处?每一处都有些什么含义?似乎该告诉人们,或者叫做解密了。笔者因为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曾先后无数次接触和拜访过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四个人中的三位: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周恩来生前警卫士高振普,还有一位是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郭玉峰,多次聆听他们关于撒周恩来骨灰的情况和撒在每一处的含义。

  遗言骨灰不保留

  哭声震颤大会堂

  周恩来逝世当天,邓颖超同志向党中央提出了周恩来生前的最后一个请求:骨灰不保留,要撒掉。

  三天后,邓颖超把张树迎,高振普叫到她的办公室,对他们说:“恩来不保留骨灰的请求,党中央已经批准,今天叫你们来,就是要研究一下,把他的骨灰撒在什么地方”。

  周恩来的逝世,给当时的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悲痛,多年在他身边工作的张树迎、高振普他们的悲痛自然更不用说了。他们静静地听邓颖超同志的讲述。只听邓颖超同志继续说,“你们是跟随恩来(周恩来病重以后曾批评高振普不要再叫他总理,‘我都病成这样,不能工作了,你们怎么还叫我总理?’但是他身边工作人员多年来都已叫习惯了。这使他们很为难。高振普就把这事对邓颖超说了。因为不是在周恩来身边,邓颖超就安慰高振普说,‘你就再这么叫他一次吧。’可是周恩来去世后,连邓颖超也不再称他为‘总理’了,而是改称‘恩来同志’。——笔者)工作多年的人,他的最后一个请求已得到中央批准,就由你们二人执行撒骨灰的任务。这也是你俩为恩来同志做的最后一件事??

  邓颖超说不下去了,张树迎、高振普两人的泪水已夺眶而出。邓颖超当即表现出巨大的克制力,她强抑住悲痛,安慰他们说:“接到中央批准撒掉恩来骨灰的消息后,我很高兴。我高兴的是,恩来生前说过,他担心我替他办不成这件事。今天终于可以办成了,他的遗愿就要成为现实了。我们要共同为实现他的这一遗愿而继续工作。我也很想亲自去撒,但是,目前的条件已不允许我去做了。因为天气太冷了,我年岁又大了,一出去‘目标’就大。恩来同志是我们党的人,你们二人都是恩来所在支部的支委成员,所以我委托你们二人去做这件事。我们靠基层支部,就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特殊任务。”邓颖超说的“目标”就是指当时亿万人民对周恩来逝世的哀痛和对撒周恩来骨灰的关心。因为那时如果有人知道周恩来的骨灰撒在哪里,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搞各种悼念周恩来的活动。所以撒周恩来骨灰这件事必须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