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探秘指尖上的舞者 图书馆内的古籍修复师

05.05.2015  22:28

江西省图书馆内的古籍修复师正在讨论修复古籍的方案,这个职业在全省不超过10名从业人员。

人民网南昌5月5日电(时雨)“这项工作是寂寞的,是需要极具耐心的,若是这最基本的两点不具备,那么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5日,在江西省图书馆内,3位古籍修复师正在台灯下目不转睛地修复着古籍,一部古籍的修复要经过数十道繁杂的工序,而每动一页纸更是得小心翼翼。通过她们的巧手,一本本破烂不堪的古籍在最大程度得以恢复,古老的文化也因此得以一代代流传。

谭依玲、王珂、邓晔是江西省图书馆的专职古籍修复师,在全省从事这项职业的人不超过10人。台灯下,谭依玲手持小镊子,像拼图一般,一点一点将碎片复位、对齐。然后拿起毛笔,蘸点特殊的糨糊,往一个虫洞上轻轻一点,左手拿过一张绵纸,把纸的边缘贴在虫洞上,右手食指按住,左手微微施力一扯,一片小纸就补在了虫洞上,纸片的大小、形状和不规则的虫洞相差无几。在她旁边摆着一本线装书,洁净完好,可翻可看,而一个多月前,它和许多古书一样,布满虫洞、难以翻阅。

据了解,2007年,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江西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省文化厅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8个部门建立了江西省古籍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同时,在省图书馆设立了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江西省古籍保护工作也由此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不过,当时由于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环境污染、管理不到位,加之落后的古籍保存条件,大多数单位的古籍存在酸化、脆化、霉变、老化、虫蛀程度加快的现象,一些珍贵古籍破损严重,其整体保存状况令人忧心,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古籍的抢救也迈开了大步子。去年10月份,江西省委宣传部从省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中,下拨了200万元用于江西省国家级珍贵古籍数字化工作。今年1月,该项工作将正式启动数据采集,争取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对116部国家级珍贵古籍、12万页左右页面的扫描工作;5月,完成图像文件处理、元数据描述和揭示方面的工作,录入发布平台;6月,由江西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工作。“待江西省国家级珍贵古籍数字化工作完成后,将全部录入江西省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这一资源将通过数字图书馆专网在省内公共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发布。”江西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快明年内,读者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专网内阅读到我省的国家级珍贵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