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走神 髭蟾岂有完卵

01.12.2014  17:56

近日有网友曝出猛料称,峨眉山景区报国寺附近的餐馆里出售的所谓“蛙鱼”,其实是世界级的珍稀动物髭蟾蝌蚪。目前,景区林业部门已对涉事的4家餐馆进行了查处,并将缴获的约3公斤峨眉髭蟾蝌蚪进行了放生。(11月30日《华西都市报》)

据当地饭馆老板说,“每年秋冬季节开始繁殖时,村民们就开始张网捕捞,然后带下山卖给各餐馆”。这十分清楚地表明,当地吃“蛙鱼”早已不是一两年。这就更是问题,如果吃蛙鱼只是个案,似乎倒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吃“蛙鱼”在“好吃街”几乎成了特色菜肴,成了公开的秘密。吃客为贪图口欲可以假装蒙在鼓里;饭店可以为了利欲佯装不知情,这可以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市场规则来解释,但我们常说的“有市场的地方就该有监管在场”,兑现在哪里?为什么监管总是输在普通民众和媒体的后面?

面对无法抵赖的事实,执法人员“对涉事餐馆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就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和知识进行了宣传”,并表态说“下一步如果证实这些蝌蚪确为珍稀物种峨眉髭蟾,还将对他们实施行政处罚”。看似生猛的一拳,到跟前就像打在棉花上,难怪有网友感慨:再这样下去,野生动物全面灭绝就不会太久了。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但“舌尖上中国”的美丽,不能用野生动物的生命来编织。我们希望国人能打烂骨子里的“野味情结”,但更期待我们能多多检视自己的制度和执法不足,别再对野生动物保护不诉不究。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