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正道直行 久久为功 ——综合改革当以守正护航

09.04.2015  18:46
  

2015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亦是南昌大学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局之年。在今年“双代会”报告中提出,聚精会神抓综改应当“增强守正意识”,一语道破了守正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日益成为现实层面的重要问题。

守正,源于《史记》,意味着恪守正道。对于学校教职员工而言,守正,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始终坚守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并将其成为我们的一种品质、修养和操守,一种状态、作风和境界。

守正,须守正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是知识的代言人和传播者,言语失当、言不由衷甚至言而无信,不仅会使自己失信于学生,而且会有损于学校的声誉。有的教职员工却用戏谑的方式传递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认为改革就是领导的事,而非主动作为。守正言,就是要直言,实事求是,表达真实意见,反映师生心声;要敢言,在改革遇到复杂情况时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勿当“老好人”;要慎言,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有所言,有所不言。

守正,须守正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人之楷模。少数教职员工不论大会小会,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办公室水、电、纸,节约意识薄弱;严设规章制度,却仍偶有人违之……种种失德失公失规之举,何谈立德树人?守正行,一要行不离德,修身养性,以德服人;二要行不离公,爱校如家,以心暖人;三要行不离规,正道直行,以身示人。

守正,须守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面对当今社会思想文化的日益多元化,我们应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然而,部分教职员工某些原有体制机制下的传统观念、惯性思维、小富即安的意识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综合改革前进中的绊脚石。守正心,一是对待事业要忠心,忠诚于学校、忠爱于工作、忠实于学生;二是直面名利要静心,静心学习、静心谋事、静心处世;三是自我修养要恒心,常审己责、常思己过、常看人长。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倍加珍惜历史机遇,恪守正道,团结一心,主动作为,久久为功,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进。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