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湿纸巾细菌超标30倍!心相印、五月花等著名品牌检出防腐剂

15.09.2015  21:39

  纸巾、湿巾因携带使用方便,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日常的清洁护理用品。包装上宣称“无添加”、“无刺激”、“敏感性肌肤也可放心使用”,更有一些样品强调“清洁乳牙”、“食品级原料”、“口感微甜”、“舔也安心”,但是万万想不到就是这些“手口湿巾”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抽检中纷纷现出了原形,竟然检出了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IT)防腐剂成分,其中12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

  测试项目包括微生物、交货水分、可迁移荧光增白剂和内装量,测试方法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0808-2011纸巾纸》。

  结果显示,受检的47件纸巾样品除标称商标为“花姿”、“明佳”的两件样品“缺斤少两”,内装量不符合短缺<1%的标准要求外,其他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

  标准规定普通湿巾产品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g或cfu/mL,真菌菌落总数≤100 cfu/g或cfu/mL,大肠菌群和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试验发现,标称商标为“芭米瑞”、“三仕达”的两件湿巾样品细菌菌落总数超标达30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样品的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IT)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两项防腐剂成分的检测中发现,标称商标为“五月花”、“心相印”等21件样品检出CIT,两件样品的MIT检出量较高。其中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CIT。

  我国将湿巾归类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国家标准仅规定“不得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未对防腐剂使用量做限定。

  我国2013年开始征求意见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做出了比《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更为严格的规定,除了CIT不能单独使用外,还规定CIT&MIT的混合物在驻留类化妆品中禁止使用。

  鉴于目前国家《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正在征询意见中,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将湿巾产品纳入其中予以规范,以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健康。(记者 刘浩)

  链接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简称CIT)是一种防腐剂成分,常与MIT混合使用于水性化妆品中,对于肌肤与粘膜具有刺激性,不适合添加于长时间接触的产品中,浓度过高时更可能造成化学灼伤。

  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是一种高效的水性防腐剂成分,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涂料、纸浆等领域。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及其混合物(简称CIT&MIT的混合物)在日化行业中长期作为防腐剂使用。近年来,全球多国试验表明,上述防腐剂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