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交通系统实现民工工资零拖欠

09.10.2016  02:05

综治创新在江西

我省交通系统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民工工资保证金、对民工工资实行网络化管理和动态化监管,从源头上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实现民工工资零拖欠。交通运输部已向全国交通行业推广这一制度。江西台记者曾先林报道:
(出录音)
工人朱文高:(出录音)“每个月工资打到工资卡,心里感觉踏实些。
何吉寿:“每个月到了时间就打过来,打到我卡里面。老板跟我说一下,家里办了卡的。
记者:“等于你的钱打到卡上你老婆在家里就可取得到。
何吉寿:“是。”(止)
国庆前夕,记者在铜万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采访,民工兄弟与记者谈到工资发放问题时,满脸笑容。
年过50的何吉寿来自景德镇,长年在外务工。前些年,何吉寿在外省务工,老是为领工资发愁。如今,在铜万高速公路p1标工地,工资按月发放,及时到帐,让老何很满意。(出录音)“以前在别的地方没有卡,要钱请老板借两千三千。有一次拿不到钱,后来拖到劳动局帮我拿,过了几个月才拿到。
记者:“那次多少钱?
何吉寿:“那次有七八千。这里的方法很好。去年一开工就到这里来了。今年差不多一年了。
记者:“你在外面做工多少年了。
何吉寿:“差不多20年。
民工工资拖欠是个老大难问题,建设领域尤为突出。我省交通系统投入工程项目建设的民工常年在5万人次以上,高峰时达40多万人次。为从根本上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2012年10月,省综治办和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创新交通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管理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为八项机制,包括承包合同确认、民工信息注册、民工工资预存、违规责任究查和信用记录建档等。
八项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为民工兄弟预存工资。省交通运输厅综治办主任糜向荣:(出录音)“将工程计量款的10%预存到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项帐户,由建设单位指定的银行进行监管。同时,按有关规定扣留百分之二的民工工资保证金,万一发生拖欠,可以在这人帐户上支付,确保民工工资支付万无一失。”(止)
江西交通运输系统建立农民工工资管理网络监管信息平台,开发了一套农民工工资管理软件和手机APP。实现了民工工资网络化管理和动态化监管,让建设单位有责任,施工单位有约束,民工兄弟有底气。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希:(出录音)“施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被投诉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取消其在工程建设中的评先资格,并按照合同约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录入建设企业不良信用档案,同时,书面告知人民银行将其录入银行诚信系统,并不予为其办理贷款。”(止)
截至今年8月份,全省重点交通在建28个项目,共发放民工工资28亿多元,实现了民工工资“零拖欠”,民工“零投诉”。
目前,交通系统创新的民工工资管理方法已在南昌铁路局所辖铁路建设领域全面推广,省人社部门也正会同交通部门在萍乡市安源区、吉安市泰和县以及赣州市全南县试点,将以县市区为单元,在建设领域全面推开,从根源上治理民工工资拖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