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评议我省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24.09.2015  07:42

结果总体满意
仍存在一些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昨天(23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我省有关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工作评议。现场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省有关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总体满意。江西台记者王莹报道:
会上,8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作了重点发言,普遍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肯定。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肖亻毛根:
(录音)经过长期努力,我省3000多个农村教学网点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有的学校建得非常好,现在农村最新的是学堂,不逊于城市学校。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李水弟:
(录音)在我省相对落后的省情、在政府财力不算富足的情况下,分四批每年拿出2个亿支持高校创新,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我省的充分实施。
肯定工作之余,委员、代表们也针对性地指出了相关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省人大代表刘礼火指出,地方政府财政资金配套困难导致一些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
(录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的资金由省、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省级负担75%,县级负担25%。县级因受财力影响,造成部分项目财政不能足额配套,使得一些项目实施后出现负债。
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谢碧联建议,在项目规划建设和资金监管上,要处理好“急和缓”的关系:
(录音)在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项目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现状,根据农村人口变化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校布局,要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规划,把这些教育资金用好。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胡丹建议,我省在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同时重视人文科学的协同创新。
(录音)目前48个中心项目中,文科类不到10个。但是,如同报告里所说的,文科类中心为我省政府决策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会听取意见的12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落实好委员、代表的评议意见和建议,努力在教育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上做的更好。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录音)这里面提到问题我们回去会好好梳理一下,之后逐项予以解决。代表提的提高规划的前瞻性,这个是马上可以做的,今后对于类似的项目,我们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在资金使用的时候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可能还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