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份政府报告点题自贸区 专家吁警惕同质化竞争

26.01.2014  19:10

      随着江西、吉林两省人代会于昨日闭幕,2014年省级地方两会在春节前暂告一段落。记者盘点已结束的28个省级地方两会发现,除上海之外,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将对接、准备或申报“自贸区”列为2014年的工作重点。专家表示,地方政府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但在自贸区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尊重地方发展特性,因地制宜,警惕“同质化竞争”和“跟风潮”的出现。

   22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点题自贸区 规划定位显地方发展特色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上海自贸区地位的肯定,让“自贸区”成为最火爆的词汇之一,而这种火爆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中得以集中体现:包括上海在内的22个省市自治区,在2014年的工作重点中,均提及自贸区的对接、准备、申报或建设。

  走在经济改革前沿的上海,已于去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该市市长杨雄表示,2014年将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及时修订推出新版“负面清单”,并试行“安全审查机制、反垄断审查机制、信用管理体系、综合执法体系”等六方面新制度。

  作为上海的近邻,浙江目标明确,提出“积极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而与浙江一样有自贸区规划明确表述的,还有河北、河南、湖北、内蒙古、辽宁、山东、四川、黑龙江和吉林等9个省区。

  其中,河北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争取国家在曹妃甸设立自由贸易区”;身为北方沿海省份的辽宁和山东,均欲在滨海城市上做文章,分别提出“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大连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支持青岛市申办建设自由贸易港区”。

  凭借与多国接壤的地理位置与口岸优势,延边省区表现积极。其中,黑龙江欲“争取设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吉林表示将“推动设立吉林省自由贸易园区”,内蒙古则发挥老牌陆路口岸的长处,欲“尽快启动满洲里、二连浩特申报申建自由贸易区(园)工作”。此外,新疆、西藏、云南的自贸区规划亦紧盯延边、口岸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对申报自贸区的角色定位也不同。

  其中,重庆、江西与福建三省市均提出“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或国家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天津、西藏则重视“探索”建设自贸区,广东、广西在共同关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同时,分别提出“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与“开展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前期工作”。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