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借助电商进农村开展精准扶贫

29.07.2015  20:03

江西广播网7月29日讯:

“互联网+”时代,我省借助电商进农村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创业创新,上半年,全省涉农电商交易额实现翻番,县域电商跻身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平均指数第一方阵。江西台记者陈月珍报道:

18岁的残疾青年廖竹生是赣州市宁都县对坊乡村民,在参加当地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后,他成为了宁都电商产业园的一个“店小二”,开了一家专卖帆布鞋的淘宝店:“只要出点伙食费就行了,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卖帆布鞋就是2015年3月开始卖,第一个月成交额有3000多(元)。
在赣州市南康区,十八塘乡乌溪村村民廖根标家中以前只小面积种植了俗称为“洋辣椒”的蔬菜秋葵,今年,他开始与电商合作,实现产品快销,并且与村民一起扩大种植规模8亩多地,如今秋葵供不应求,每亩秋葵的纯利润接近8000元:“当初我们开始种的时候,用摩托车搭到市场上去卖,一天只能卖到几十斤。现在通过网络销售,我们一天(销售)大概两百多斤,每天都不够卖。
电商的发展、农民的获益,为我省开展精准扶贫探索了新路径。日前,我省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在赣州举办首届“互联网+革命老区农村电商”发展峰会,双方同时达成农村电商合作协议。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青华表示,将通过推进电商进农村工作、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培育等三方面推动县域农村电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作有资金支持,很多大的企业愿意入驻,把方方面面资源共同调度起来,来整合农村电商的发展;利用商务部农村农产品信息平台,缓解贫困地区卖难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口电商专业培训,增加一个就业技能。
电商精准扶贫已起步,但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作为欠发达地区,我省发展农村电商除了遭遇规模小、物流瓶颈这两大全国普遍难点之外,还有“三个缺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江疆:“ 一是缺乏涉农方面品牌比较有影响的平台;第二个缺乏,从事农产品的电商企业有实力有影响的比较少;第三个缺乏,江西农村电商人才的缺乏。”
面对问题和机遇,全省各地越来越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宁都县、玉山县、新干县等已明确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贵溪市、永丰县等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办,有20多个县通过出台政策、设立资金等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我省提出,将用3年时间,使全省涉农电商交额增长近6倍,突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