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村和城乡辣条食品问题令人担忧

28.04.2015  07:34

从上月19号开始,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及周边“辣条”食品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其中对19种高风险“辣条”品种进行抽检的不合格率接近6成。请听江西台记者史筱娅的报道:“辣条”食品是以小麦粉或其它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食品添加剂、香辛料等辅料制成的调味面制食品。这次抽检的19种高风险“辣条”的检验项目涉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柠檬黄、胭脂红、甜蜜素等安全性指标。检验结果显示:有11个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7.9%。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食品室易路遥:
(出录音)主要检出不合格的指标有微生物方面的,还有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防腐剂和甜味剂那块有超标的,超出限量的。

据专家介绍,过量食用正规“辣条食品”,累积叠加过量的添加剂也会损害儿童的肝、肾功及中枢神经系统。一些辣条食品的盐含量过高,经常食用会导致儿童钠盐摄入过量,不仅会降低儿童对正餐的食欲,形成不良的口味偏好,也容易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张忠文透露,过量食用辣条食品的现象在我省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较多:
(出录音)城市里中小学生识假辩假别能力强,农村辨假能力弱,所以造成辣条食品在农村销售多。

通过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动,食药监部门对不合格“辣条”进行了下架、封存。另外 ,针对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食品卫生指标把关不严,城镇和农村寄宿学校内的食杂店难管理等存在的问题。省食药监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张朝霞表示:
【出录音】要进一步督促各地加大不合格辣条食品的后处理力度,并在巩固此次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力争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对辣条等面粉熟食食品的全面规范,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