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市共建“南昌模式” 破解医患纠纷难题

03.02.2014  18:19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病人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陆续得到缓解,然后医患纠纷的问题却仍然十分紧张。鉴于省市医疗机构共存的特殊情况,南昌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中首创省市共建的“南昌模式”,取得良好的成绩。

  “南昌模式”是一种“第三方调解”模式,那该如何从源头解决医患纠纷,专家认为,医患之间缺乏理性有效的沟通是一大重要因素,其次群众医学知识缺乏也是容易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为有效预防与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江西出台新政,着力解决医患纠纷和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省市共建创“南昌模式”实现真正第三方调解

  前几年,医患纠纷数量急剧升级,南昌省市大型医院聚集,医疗技术处于省内“龙头”地位,服务对象来自全省,诊疗业务量大、疑难重症患者多,因而产生的医患纠纷数量也相对较多。鉴于省市医疗机构共存的特殊情况,南昌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中首创省市共建的“南昌模式”。

  近日,记者从南昌地区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了解到,自2011年12月26日医调中心挂牌以来,共接待医患纠纷咨询1080批次,正式立案受理近492起,调解结案467起,结案率为100%。中心巡回法庭共受理医患纠纷诉讼67起,其中判决45起,调解5起,驳回3起,对中心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61起。两年来医调中心收到医患双方赠送锦旗都有42面,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好评。

  据了解,依法调解、确保公信是医调工作的生命线,在纠纷调处过程中,医调中心一方面细化申请受理、调查立案、专家咨询、调解纠纷等八个环节的工作流程,还在医调中心内部设置巡回法庭,对于调解成功签订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对于不成功的纠纷,直接由中心巡回法庭受理,进入司法诉讼程序。

  此外,南昌地区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运行经费由省市两级财政全额保障,调解工作不收取医患双方任何费用,全面履行“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是中心的工作方针。工作经费不受任何一方制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调解”。 

   医患纠纷与双方沟通有关

  医患纠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2013年12月底举行的全国医疗医药行业交流会上,来自全国的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医患纠纷与沟通有关。

  在全国医疗医药行业交流会上,一位医学专家举例说,医患纠纷发生较多的往往在儿科和重症监护室。“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总想亲眼看着医生治疗,但是这往往违反了医院的规定。不让他们守着,他们就觉得医生不会好好看病。重症监护室每天只允许病人家属和病人会面半个小时,不允许家属陪护。从医生角度这也许是为了保护病人,怕严重的病人与家属待的时间太多,增加感染几率。但病人在监护室里的诊疗,亲属知道的信息太少,所以他们总会产生一些猜疑。

  “还有些人听别人说有的危重病人进重症监护室以后,再也出不来了,于是就很害怕,但对医院而言,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可对于我们病人家属来说就很难以接受。他们认为人进去好好的,能说话能对答的,怎么出来就没了呢?每天好几千块甚至好几万医药费用花出去,就这个结果?他们就会觉得医院拿了他们这么多钱,结果看不好病,心里是难以接受的。

  在当前病人对医生不太信任的时代背景下,想不发生医疗纠纷都难。事实上,医院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开放闭路电视,让家属通过闭路电视了解在里面的病人的一举一动,增加诊疗行为的透明度。其实医院只要能多从病人及其家属方面考虑事情,有些误解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医患缺少沟通。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