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21省市知青反对毛泽东提倡的“下乡”运动

18.12.2013  19:32

核心提示: 从1978年12月起,有2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生了下乡知青和支边青年要求回城的集会、请愿活动,到次年年初形成一股很大声势的“回城风”。

 

本文节选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史》,作者:姚联合,原载于:《文史参考》2010年第18期

  “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问题越来越多,已走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文革”结束后,中央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

  1978年3月28日,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老百姓不欢迎。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面临着重大转折。

  农场知青集体上访、罢工、请愿,尤其是1979年初出现的声势很大的“回城风”,全国为之震动。

  农场知青“闹事”是从云南西双版纳垦区开始的。1978年10月下旬,景洪总场十分场学校教师、上海下乡知青丁惠民起草了“致邓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反映了农场知青所处的困境,要求返城。然后,北上赴京请愿。云南垦区的这场风波,很快蔓延到各地,从1978年12月起,有2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生了下乡知青和支边青年要求回城的集会、请愿活动,到次年年初形成一股很大声势的“回城风”,这股风来势猛,涉及面广,许多地方出现了越轨行为,如:四处串联、散发传单、请愿游行、集体上访,甚至罢工绝食、冲击领导、殴打干部等等。这场骤起的风波,中央决断及时,态度鲜明,经过一段艰苦细致的工作,在1979年3月中旬以后有所缓和,到5、6月份大部分地区已平静下来。

  1980年,国务院知青办提出《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几点意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明确宣布“能够做到不下乡的,可以不下”。即不再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了。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宣告上山下乡即将终止的信号。

  1981年底,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经20余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告结束。

  上山下乡政策变更之后,知青陆续返城就业,但尚有大量的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安排20万与当地农民结婚的插队知青。各地经过3年努力,到1981年绝大部分已婚知青已经安排了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安置条件差异很大。据在4万多已婚插队知青中的调查,到1982年仍然有3600多人未安置落实。

  另外,已在外地工作的老知青子女回原城市就学入户问题也比较突出。可以说,上山下乡政策不仅在知青一代身上烙上了历史的印痕,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经过艰苦的磨练,成为既不同于前辈又有别于后代的一个特殊群体。“知青”二字所包含的涵义,也许只有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才可能真正体会。究竟如何评价这场持续四分之一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相信历史终究会作出公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