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一届二十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综述

29.11.2016  15:03

  ●王直平

  “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在历史上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为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地位呢?”在日前召开省政协十一届二十次常委会议上,省政协副主席钟利贵如是发问。大家畅所欲言,共谋“优化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良策。亮招牌,打造生态农业的江西样板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但我省农业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仍然大大超出安全用量,重金属污染耕地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对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的江西农业发展带来不少压力与挑战。”会上,省政协常委邝小平建议要充分利用好‘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这块金字招牌,成立“江西省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在推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减少各部门政策交叉和管理冲突的阻力。

  “大力研究化学农药、化肥的替代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化肥,大面积实施科学有效的生物防控方法,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省政协委员刘木华提出,我省必须尽快制定完善严格的农药、化肥使用与残留等标准,全面推广有效成熟的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探索建立补助资金,对减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对生物防控技术公司进行长期减免税收政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群众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变为‘吃得好’,省政府应顺应民情民需,出台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导向的农业环境政策,对农业生产的用水、土壤、化肥等进行精准的控制。”刘木华说。上规模,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我省农业之所以大而不强,关键是缺乏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统计显示全省仅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远远少于湖南、湖北、安徽等周边省份。针对我省广大农场地区群众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普遍存在的实情,江西珠湖农场场长赖华荣建议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发展规模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激励机制,让不愿意继续种田的农民“能退出”“想退出”,让有志于现代农业经营的职业农民“能种田”“有田种”。“只有使农村土地通过流转达到规模化生产经营,‘珠海模式’才能提供最大的借鉴作用。”赖华荣的发言获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立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我省特色农产品多,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少,如何让我省农民摆脱“丰产不丰收”的“魔咒”模式?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善庆建议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品牌兴省战略,加大农业商标培育和农业品牌宣传、推广、保护力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农产品流通品牌。“重点围绕茶叶、油茶、水果、水产、大米、畜禽等主要农产品,抓紧推动建立和完善公共品牌、证明商标、地理标示产品的使用管理规则,努力建立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绿色品牌。”省政协委员彭道宾建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省政协委员潘华认为,应抓住“互联网+农业”的契机,扶持市场对接能力强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打造广受市场认可的流通品牌,实现龙头企业、品牌、渠道建设的良性互动。强科技,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当前,被称之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在赣南柑橘主产区传播蔓延,更突显了农业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应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省政协委员彭道宾建议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服务和宣传平台,助推“产、学、研、用”合作蓬勃发展,走出一条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路。 “江西人一会养猪,二会读书,但我省生猪养殖场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省政协常委戴兴临指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黄路生是我省本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是生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应在生猪品种方面充分吸收他的研究优势。同时,他呼吁及时调整利益鼓励机制,把科研人员的收入与服务农业生产需求结合起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此外,常委们还建议加快职业化农业人才培养,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外省农业人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让广大农业科技人安心扎根基层。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