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聚焦文化强省目标,着力建设6个中心、5大工程

17.01.2017  14:04

   攀登文化高峰 共享文化成果

  日前,江西省文化工作会议在昌召开。会议指出,未来几年,江西省将聚焦文化强省目标,强化省级龙头带动,将建设省级文化中心、省部合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江西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赣剧传承保护展示中心、江西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组建江西文化演艺集团6个中心(集团)。

  龙头带动 建设六个中心

  今年,我省将扎实推进省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将省群艺馆建设为集示范指导、辅导培训、创作研究等为一体的全省群众文化艺术龙头;将与文化部合作共建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打造成为推动江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阵地;建设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把中心建设成为集文物修复、文保研究、传承展示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文物保护利用综合体,推动江西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新高地;建设集创作、展演、展示、传习、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赣剧传承保护展示中心,打造戏曲传承展示与文化旅游融合新亮点;建设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发掘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等馆藏资源,推进文创产品研究、开发、营销和推广,带动全省文创产业集聚发展;组建江西文化演艺集团,把集团打造成集文化演出、文化传播、文化运营、文化投资为一体,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演艺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文化演艺产业发展。

  重点突破 实施五大工程

  我省将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实施艺术精品工程、遗产保护工程、戏曲振兴工程、文化创新工程(包括互联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体制创新等)、人才培养工程5大工程。

  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我省将着力推动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探索艺术生产项目股份制、众筹制等方式,重点创作2台面向国际演出市场的舞台艺术作品;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一台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舞台剧目;将杂技艺术与戏剧表演相融合,打造一台能走向国际的杂技剧。

  实施遗产保护工程。实施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指导《紫金城址和铁河古墓群保护规划》编制,抓好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实施景德镇中华陶瓷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推进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古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程,推动特色明显、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古村落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实现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实施商周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抓好樟树吴城遗址(含筑卫城遗址)、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等遗址的保护利用,积极提升大遗址与遗址博物馆展示利用水平。实施非遗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工程,推进婺源徽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吉安庐陵文化、抚州临川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实施戏曲振兴工程,突出打造汤显祖戏曲艺术品牌。定期举办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戏剧节,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艺术盛会。重点抓好赣剧、采茶戏等戏曲传承振兴,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地方戏曲发展格局。加大政府购买戏曲演出,培育扶持戏曲市场。扶持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

  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推进互联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运用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建设“赣鄱文化云”,实现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需求云服务。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推进VR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运用,开展新科技、新技术运用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整合机制,整合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推进人才兴文战略步伐,着力打造一支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赣军”。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文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提质提速 实现文化一站式服务

  为加快文化与市场相结合,我省将加大力度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建立重点骨干文化企业项目库,加快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建立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平台,提升文化艺术品市场化、股权化、金融化水平,大力培育文化艺术品市场。以传统文化传承展示区为依托,发展商周文化、汉代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圈。实施“文化+新型城镇化”,大力创建文化创意乡村、文化特色小镇。制定出台扩大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抓好南昌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农村淘宝网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融合,促进农村(社区)文化消费。搭建创新创意平台,加快文化创新创意成果转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好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文化要素整合、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品交易、文化市场消费等一站式服务。

  伍文珺 首席记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