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升旗“人走地净”见证文明脚步
原标题:看升旗“人走地净”见证文明脚步
昨天是十一长假首日,全市接待游客数量虽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旧突破百万人次。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7万多名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记者昨天从北京环卫集团获悉,今年升旗现场的垃圾量明显减少,游客不但主动将垃圾扔进果皮箱,有的还自备垃圾袋,几乎是“人走地净”。环卫集团在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设置临时厕所,黄金周期间,每天有132名保洁人员引导游客如厕。(10月2日《京华时报》)
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一直以来是不少国人的心愿。但数万人观看升旗,难免留下一些垃圾。前几年,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后,产生大量垃圾的新闻就曾多次被报道。数量之大,令人咋舌。今年国庆,7万余名游客观看升国旗基本做到了“人走地净”,这种转变,见证着出游文明正在形成。
“人走地净”的出现,很显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不少游客的环保意识正在增强,除了不再随地扔垃圾外,有的还自带了小型垃圾袋,垃圾随着人走,不再被无序地扔在广场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行为进步,其实更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但是,这种观念的进步,或又仅限于这么一拨游客,假如换了另外一拨7万人,可能环保意识会更好,也可能会稍差一些。这就与这几天仍然被曝光的游客随地吐痰、攀爬雕像、折花木、随处涂鸦留名等不良出游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文明在进步,在不同群体间,表现出在时间、地域、人群等的不平衡上。
另一方面,文明的形成,向来不仅依靠公民个人的观念,还在于公共服务理念和服务措施是否到位。在今年观看升国旗环保应对方案中,相关部门配备了固定和临时保洁员,根据广场垃圾的数量随时进行清理,确保垃圾留存不超过5分钟;设置了足够数量的临时厕所,还配备了引导员,指导游客文明如厕。可以想像,如果厕所保洁不佳,其他游客可能不会继续珍惜和维护环境,会让厕所脏乱差程度加重。垃圾留存不超过5分钟,设立如厕引导员等,就是“破窗效应”的反运用。不给不文明游客开起粗鄙行为“开关”的机会。周密的文明服务,为“人走地净”良好的卫生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秩序保障。
顺畅的出游秩序、良好的出游环境,有赖于公民个人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也有赖于公共场所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最后才是依靠高悬在头顶上的不文明旅游惩戒措施。社会的文明会随着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而提升。“人走地净”,既是一种文明进步的结果,也必将为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提供新的镜鉴,为全面平衡持续的文明创造机会。
文/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