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400多亩良田长满杂草 真的好可惜

10.09.2015  11:22

  眼下,我省农村各地晚稻正在抽穗,长势喜人。然而,走进武宁县横路乡泥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成片稻田一片荒芜,野草疯长。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荒芜的数百亩稻田数月前已经平整完毕,路畅渠通,本来可以种上水稻,等待秋天的收获,为何现在却杂草丛生?

  400多亩良田荒芜

  泥山村村委会主任张金泉介绍,这片荒芜的农田达400多亩,涉及泥山村委会下辖的新屋下、背后屋、六房、上屋、岗背5个自然村,近200户村民。

  据村民介绍,去年12月,县里农业开发部门立项后,经过招投标,对泥山村400多亩农田进行了平整,并建设了机耕道与灌溉渠,工程耗资300多万元。

  张金泉说,由于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村委会与各村小组组长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准备对平整后的4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今年3月份,村委会还与一名南昌承包商签订了流转合同。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6月份,村委会在将农田重新分给各村小组时却困难重重。张金泉说,有的村小组说没时间,有的村小组说要等部分村民到场后再分,有的村小组在良田的划分上存在异议。 经过乡村干部努力协调,7月初,近200亩农田划分到新屋下与背后屋两个自然村。颇费周折后,8月中下旬,六房与上屋两个自然村的农田也分了下去。而此时,已过插秧期。目前,仅剩岗背村民小组对划分还存异议,至今搁浅。

  多种分歧误农时

  9月8日,横路乡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数名乡干部,并召集村干部走进岗背自然村,协调农田划分。然而村民拒绝划分的说法各种各样:有的说之前良田划分时,本村没参与;有的说灌溉渠建得太低,应建得与良田一样高;还有的说每块田均要建灌溉渠。

  村委会的解释是:岗背自然村的良田与别的自然村的良田不在一块,没必要参与之前的划分;灌溉渠如建得与良田一样高,一旦涨水会浸没稻田;而按设计,不可能每块地都要建灌溉渠。

  协调会在夜深时散去,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乡村干部准备再次协调,期待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对于村民的诉求,张金泉认为:“能做到的我们尽量做到,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做不到。少数人捣乱造成如今被动局面。

  村委会与一名来自南昌的承包者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最终也没能执行。张金泉介绍,村委会与其签了6年协议。按照协议,前两年每年每亩土地的流转费用为310元,后面数年的流转费按比例小幅度增加。

  7月份,该承包商组织各种机械到地里耕作时,部分村民予以阻拦。眼看无法插秧,他只好退出,协议作废。

  村民为何阻拦流转者种植?有的村民说流转费比别的地方低,有的说自己根本没同意流转,也没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张金泉对此解释说,召开了村民大会,村干部也到各自然村开了会,大部分村民同意流转,也签了字。的确有部分村民不同意。对于不同意流转的村民村里提出的意见是,让这些村民在外围种植,但遭到拒绝。

  问题将尽快解决

  村委会将良田划分到村民小组折腾了不少时间,加上土地流转最终泡汤,导致插秧季节已过,田地至今荒芜。目前,乡村干部正在想方设法做村民工作,力争尽快将最后一个自然村的良田划分到位,并督促各自然村将良田分到各户,以免再错过冬种。

  横路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造成此局面原因:一是各村组之间对良田面积互有怀疑,认为面积不实;二是群众认为开发项目部分田块质量存在问题;三是少数群众虽当时已签字同意,但内心没有完全理解,另外极少数群众对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有意见,导致分田工作难以开展。

  横路乡党委一名副书记表示,400多亩土地荒芜长草是事实,下一步将尽快把田地分下去,将损失减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