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重建医患和谐的唯一标准

18.08.2014  20:09

一、舆情脉络

8月10日,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产妇死亡事件,经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8月11日上午,湘潭县政府、县卫生局等部门先后派负责人约死者家属、院方代表和政府代表协商,但双方未达成一致。

8月12日,湘潭县妇幼保健院院长胡亮通过电话向媒体介绍说,病人死亡主要是因为羊水栓塞发病比较急,详细情况不便介绍。

8月13日,湘潭县卫生局回应,主治医生以及护士全体失踪并不属实。目前湘潭县卫生局、司法局已介入调查协调赔偿。

8月14日晚间,湘潭县卫生局通报,湘潭产妇家属同意尸检,事件将通过司法渠道解决,尽快澄清事实,如实向社会公布。

当晚11点,张某父亲开设通过认证的微博,称“求真相”。称“医院不希望我们追究‘医护全失踪’事件,希望跟我们尽快谈赔偿。

8月15日11点19分,张宇堂哥在“张宇父亲”的微博账号上又进行了二次情况说明,不仅对医院讲述未见医护人员是害怕家属情绪激动发生冲突说法表示理解,甚至表示家属“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医院抢救尽了力,相信政府会主持公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家属突然改口舆论不解.

正当涉事医院和家属都同意走法律程序、正在等待尸检结果之际,被多家媒体引述的死者家属认证微博“@张宇父亲”又生变故:有媒体找到了张宇父亲本人,张宇父亲否认注册微博,也表示不知道是谁发布的相关消息。到底是谁发的微博?产妇死亡事件又生疑云。

16日、17日,事件仍在发酵,舆论从最初的铺天盖地的指责医院“草菅人命”,到越发多的声音指向家属闹医,从斥责媒体不负责任报道。到疑惑当事人家属的态度变化。多种声音在网上交织,一时间,“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舆情达到关注高潮。

截至8月17日18时,湘潭孕妇死亡事件网络新闻6395条,报刊新闻481条,论坛帖文1221条。新浪微博#产妇丧命医护失踪#话题讨论量达到25.3万。话题“羊水栓塞”、“湘潭产妇”持续一周高居时事热搜榜前五位置,随着事件的发展相关舆情逐渐走低。

图1:湘潭孕妇死亡事件舆情指数

二、主流媒体:真相是认定医疗责任的关键所在

8月11日,“湖南一产妇裸死手术台,医生护士失踪”的新闻。因涉及“医患纠纷”的社会敏感问题,加之事件细节尚未查明舆论存在巨大争议。“院方处置是否存过错”、“家属行为是否愚昧暴力”、媒体为何“失实”报道、当事人家属态度缘何“戏剧性”变化争论不断。网络舆论更为错综复杂,事实真相难以辨别。

如何破解舆论场纷乱以正视听。《人民日报》评论“别轻易下结论”奠定报道基调,促使舆论回归理性。文章称,媒体和公众不应草率评价事件,只有把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党报表态党网呼应。人民网评论“产妇之死,真相急不来”就认为,在当下中国的医疗生态中,急诊有着另一番涵义。“”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而“”的科学、理性和尊严则荡然无存。

究竟医患矛盾的根源在哪里?新华社评论指出,湘潭孕妇之死,喧嚣之外,纠纷背后,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医患“失信之痛”。 《广州日报》社评认为,湘潭产妇之死,就是医患互不信任造成的悲剧。《法制日报》评论称,湘潭产妇之死,问题核心不是依赖专业技术进行判断的医学问题,而是当前特殊时期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所暴露出来的缺陷与短板。

部分媒体认为,医患矛盾的产生恶化,媒体推脱不了责任。《环球时报》社评“产妇死亡事件,舆论流水线的次品”,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媒体。文章认为,湘潭产妇之死,迅速形成全国范围的评论和意见卷入。由于绝大多数评论者都对冲突的真实过程并不了解,只能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报道得知,而这些报道又是残缺不全、相互矛盾的,因此这些评论也显得相当混乱。

该如何破解医患纠纷难题?主流媒体纷纷建言献策,整体上两种声音最响亮。一、深入推进医改完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二,用真相化解纷争。

央视网指出,化解医患矛盾的根本方式,是深入推进医改。这个进程不仅是医生护士们在参与,患者们在参与,作为报道者、监督者的职业媒体,以及在自媒体舆论场上拥有大大小小话语权的每一个人,都在参与。

科技日报》文章“羊水栓塞死亡率为何这么高?”、“羊水栓塞:如何破解‘恶魔的抽签’”科普效应明显,旨在暗示大众,破解医患纠纷难题仍要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专业报道填补大众医疗信息盲点。

南方日报》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本着公开平等的原则,坚守尊重生命权利的底线,进一步厘清事实真相,明确责任归属,给死者一个交代,给活人一个回复,也给整个社会以期待。

新京报》,连发两篇评论认为,处理医疗纠纷上,要止息讼争,除了回归专业判断,组建权威、独立的第三方介入调查,谨守法律程序的司法裁量,真没有别的办法。

一些媒体认为,湘潭孕妇死亡事件,化解纷争,查明真相最显情急。《南方都市报》认为,各方争论,在热烈之余应当尽可能地围绕事实展开,或者在事实不甚明朗时耐心等待事件还原,而不是依据既有观点做仓促结论。《新民晚报》认为,“产妇死亡事件”须以真相为先,只有依法依规、遵循程序,让事件各方都受到规则的约束,才有可能真正查清真相、厘清责任。《羊城晚报》指出,妇死在手术台上,让人悲痛。但首先要还原事情的真相,其次,需要厘清责任,然后才有“价值判断”和处理意见。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