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够8小时才健康? 揭开睡眠五大迷思
每天睡够8小时才健康?11点前必须上床睡觉?睡前运动可帮助睡眠……这些习以为常的睡眠标准,真的适合你吗?为你揭开睡眠与健康的5大迷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方式,才能提高睡眠质量,远离失眠。
每5人中,就有1人为失眠所苦,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半夜醒来不易再入睡等,影响白天生活。尤其,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睡不好,变成慢性失眠,“睡觉”就是沉重的负担。
失眠有四成是因为压力、焦虑、忧郁等心理因素。另外,遗传、疾病,或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等,也会引起失眠。
长期失眠绝对有害身心健康。从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到忧郁症、焦虑症、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能集中……一箩筐毛病随之而来。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深睡眠呢?小编为你揪出影响睡眠的几个因素。
关于睡眠的5大错误迷思:
迷思1:晚上11点前要睡觉
这个迷思让很多失眠的人更焦虑。事实上,睡眠医学强调每天规律作息,而不是一个客观的时间。尤其,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比固定时间上床更重要。
专家建议:起床时间是调生理时钟的重点。失眠者可强迫自己接触清晨的阳光,夏秋季节约7点前、冬春季节约8点前。这时的阳光有充足的蓝色光谱,有助于调整错乱的生理时钟。
迷思2:晚上运动可帮助睡眠
规律运动是增加深睡的有效方法。运动时间离就寝太近,会让人的核心体温升高,反而更难入睡。
专家建议:入睡前1到2小时,要避免有氧运动,可改做轻度的伸展或瑜伽。
迷思3:平时睡不够周末再补眠
不少上班族一到周末就赖床,睡到中午过后才起床。小心,会愈睡愈累。周末起床时间不能比平常晚两小时,否则会影响生理时钟。
前3天睡得少,只要第4天稍微早点睡,就可弥补前3天的睡眠负债。这就是所谓的“3:1”法则。但隔天仍要固定时间起床,或起床时间不能比平常晚2小时。
想要一夜好眠,平时要多接触阳光,让身体在夜晚分泌更多褪黑激素,更有睡意。此外,要注意饮食,例如,睡前至少4到6小时,不喝咖啡。睡前或半夜醒来,别抽烟,因为尼古丁的负面效果类似咖啡因,会让人亢奋与清醒。睡前也不要看电视、手机,远离声光刺激。
迷思4:每天要睡8小时
睡眠时数长短,因人而异。睡得够不够,白天精神好不好,是很重要的指标。
迷思5:喝酒可助眠
恰恰相反。黄汤下肚虽然让人很快有睡意,但睡到半夜,酒精在体内代谢完,反而让人异常清醒,并且会感到头痛、恶心,更难再入睡。喝酒加上安眠药,会加重安眠药的副作用,抑制呼吸,有窒息而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