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中学生睡眠不足八小时 半数学生感叹“睡不饱”

29.04.2014  20:55

  【摘要】南昌的中小学生睡眠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小学生基本都保证了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而到了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开始减少,半数中学生表示自己“睡不饱”。

  原标题:南昌中小学生睡眠情况调查 半数中学生睡不饱

  平日里,电动车后座上、公交车里、课堂上总能看到打瞌睡的中小学生。随着“世界睡眠日”的到来,各地关于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报道不断出炉:上海社科院发布《上海儿童发展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其中“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也显示浙江学生严重缺觉。 南昌的中小学生睡眠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小学生基本都保证了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而到了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开始减少,半数中学生表示自己“睡不饱”。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都去哪儿了?

   现象——

   晚上睡不着白天打瞌睡

  江西师大附中的李贺(化名)刚上初一,由于他本身比较好学,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总要把最难的习题或是作业留在最后做,而且不啃下难题,绝不睡觉,总会拖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睡觉。“经常晚上做题越做越兴奋,到了睡觉时间上床躺下反而睡不着了,严重时要在床上折腾两个小时才能迷迷糊糊睡着,每天只有六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李贺的妈妈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就明显差很多,她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学习。

  和蒋女士住同一个小区的戴女士也有个上初一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女儿放学后都是回家先吃饭,再到楼下放松15分钟回来写作业。语、数、外几门课的作业大约要写2个小时。”戴女士告诉记者,晚上8点半完成了作业后,她还会要求孩子预习、复习,整理一下错题本,这些内容都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我要求她一定要在晚上10点钟睡觉,保证第二天早上6:30起床有精神,现在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应。”

   周末也不给自己放假

  对于高三学生来讲,睡眠不足已经是普遍现象。“高考后的最大心愿就是能昏天暗地的睡上个一天一夜,谁也别来管我。”高三学生张歆(化名)在采访中表示,她每周都有一天或者半天的休息时间,但学校这一天或者半天珍贵的假期,实际上还是无法休息。

  “学校是给我们放假了,但是自己不能给自己放假啊。”张歆告诉记者,她学习还算不错,但相对而言数学却是软肋。“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再苦再累也就这么三十几天了。”

  才读高一的付妍(化名)也表示,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是对自己的要求。“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要做到晚上9点,自己还要看一些课外书、做习题,还有复习、预习课本知识,这样就到了晚上11点了。”付妍说,“我们班的同学学习成绩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的,每当看到别的同学都那么努力学习,就觉得自己要是不努力点就会被落下,现在我每天都恨不得多几小时学习。”

   调查——

   中学生睡眠普遍不足8小时

  记者近日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情况做了个调查。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普遍表示可以确保孩子在晚上8点半睡觉。小学三年级开始,大部分家庭的孩子会在晚上9点到9点半之间睡觉,个别孩子要晚上10点左右才能睡下。

  上了中学,孩子睡得更晚了。记者在我省一所重点中学进行了小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中学生睡眠难保8小时,半数学生表示他们“睡不饱”。

  在该所中学的高二某班,一共有50名学生,除了13名走读生,其余学生均住校。住校生每天都会在学校晚自习,晚上10点20分晚自习结束后,学生在11点之前熄灯睡觉,而走读的学生睡觉时间都在晚上11点以后。在高一某班记者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7位走读学生均在晚上11点后睡觉。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初中阶段存在不少晚上11点之后睡觉的学生,而八成高中生都在晚上11点之后才睡觉。

   探因——

   学业压力和不良习惯是主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表示“不能有足够睡眠”的学生中,因为“作业太多”、“上课外补习提高班”、“学特长”等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共达到四成。

  “妈妈太严厉了。有一次我英语单词没背下来就睡觉了,妈妈从床上把我叫起来,不背下来不准睡觉!”谈到写作业,今年初一的陈威(化名)告诉记者,只要晚上妈妈辅导作业,就不能在10点之前睡觉。“做错了题目她会给我找10道类似的题目让我反复练习,如果没默写出来单词,她会让我每个单词抄50遍。虽然学校的作业不多,但是妈妈给我布置的任务太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学业方面的压力,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

  “做任何事情都是磨磨蹭蹭,明明半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非得用两个小时做完。”初二学生家长黄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她儿子还喜欢上网,每次做作业都拖拉,晚上从来没在11点之前睡过觉。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明确规定。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中规定,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小学生每天睡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8小时。

  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时间,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即使在周末,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也只比平常多了12分钟。

   老师——

   做题应该少而精

  事实上,对于规定学生睡眠时间,许多学校已早有规定。南昌市不少寄宿学校都规定学生在每天晚上11点之前强行熄灯。然而,记者了解到,南昌大多数中学均属非住宿制,如何让走读的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需要靠家长的监督管理。

  南昌十中高中班主任余永艺表示,有的孩子无形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天花大量时间在题海战术上,致使睡眠不足。其实宁可少而精,切勿多而滥。做一道题就一定要有很清晰的思路,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自己做的思路与答案是否有出入,若是有就研究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思路,一定要做一题明白一题。这样孩子不仅可以提高分数,也不至于让自己每天都“开夜车”。

   专家——

   挑灯夜战反而影响学习

  “缺觉不仅仅是南昌学生的问题,这已是全国中小学生们的老大难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青年委员、江西省睡眠医学会秘书长、昌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刘昊说。

  刘昊告诉记者,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完成,晚上十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错过这段睡眠时间,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对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刘昊表示,少儿的成长除了与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多少有密切关系,生长激素在人熟睡后分泌得多,睡眠充足有助长高。经常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长高。

  刘昊表示,睡眠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过程,经常睡眠不足会使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近视、食欲下降等,还容易感冒。睡眠不足还会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迟钝等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少儿的学习。“睡眠不足的少儿易发生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或焦虑紧张、抑郁孤独等表现,这样会严重影响少儿的正常心理发育。”刘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