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误把农药当碱放进饭里 知青吃后毒出肚里蛔虫

24.09.2015  18:04

  核心提示:“我拉了一条蛔虫。”一个知青给出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答案。谁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拉了两条。”“我三条。”知青们纷纷抢着回答……事情至此,是再明白不过了,打跳蚤的农药不甘寂寞,开辟第二战场,跑到人肚子里毒杀蛔虫再立新功去了。

知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女知青误把打跳蚤的农药当作碱知青吃了能毒死蛔虫

  知青刚到农村,被跳蚤折腾苦了。无论男生女生,个个咬的大小包连成片,奇痒难忍。

  跳蚤弹跳能力极强,有“昆虫跳高冠军”之称,很难捕捉。老乡教了个法子,跳蚤既然咬人吃血,必然要钻进衣服,例如腿上,感觉到有跳蚤爬动了,先凭感觉判断跳蚤的准确位置,用食指隔着裤子按住跳蚤,使它动弹不得。然后用另一只手卷起裤脚,把跳蚤捉住。刚开始,位置判断不准,或捕捉操作不当,成功率低。次数多了,熟能生巧,几乎可以一捉一个准。

  又有老乡教个法子,用农药“敌百虫”撒到褥子下。试试后,果然有效,于是搞了不少敌百虫,如法炮制,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了。剩余的敌百虫用纸包好,塞到一个角落里。时间一长,慢慢地被大家丢到脑后逐渐遗忘。

  当地口粮以玉米为主,另有少量小米。知青们把玉米破成玉米餷。玉米餷很难煮烂,为了缩短做饭时间,就往锅里加些食用碱。

  知青做饭没有固定人,集体户所有人无论男女大小排班轮流做饭。遇到手艺好的,是大家的口福。碰到手艺潮的只能将就凑合隐忍不发。

  这天排到女知青小S做饭。小S年龄小,在家娇惯,家务活几乎全不会干。她一通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把苞米餷下到锅里,才发现碱没有了。小丫头东翻西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一块白白的东西,也没细想,就扔到了锅里。

  吃饭时,大家感到包米餷没有平时那么烂。但知道是小S做的,也就没有深究,毕竟解决饥饱是头等大事。

  过了两三天,身为知青集体户户长的男知青老G左思右想觉着不对劲。趁休息时把大伙召集在一起,问这几天有什么感觉没有?大伙说没什么。“那么有人肚子疼吗?”老G进一步追问。想了好一会,一个女知青说好像有点儿疼。“那大便怎么样?”显然,老G是想从大便形状上找出点线索……

  “我拉了一条蛔虫。”一个知青给出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答案。谁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拉了两条。”“我三条。”知青们纷纷抢着回答……事情至此,是再明白不过了,打跳蚤的农药不甘寂寞,开辟第二战场,跑到人肚子里毒杀蛔虫再立新功去了。

  人没有中毒,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敌百虫的毒性不是很强,据说农田用敌百虫灭虫,没多久虫子就会产生抗药性,打药也没用了。二是搁置时间长了,敌百虫的毒性会降低。

  事情传到队干部耳朵里,把老几位吓得够戗,万一小知青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孩子们的父母交代啊!……

  讲述故事的李女士当年只有十七岁,农村生活六年后,在当地工作到退休。因小孩的关系回到上海,六十三岁还出来当保姆,包括到医院作24小时陪护,可见那次事故没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不知其他几位涉毒的插友现在健康情况怎样?祝他(她)们健康长寿!

  (本文为曾在吉林延边下乡的李女士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