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知青邢燕子:当市委副书记后还捡柴禾为生

10.01.2014  19:37

核心提示: 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开会时作为代表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外,她绝大多数的生活仍然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养猪、起猪粪、打猪草,并且她是个不带薪的市委副书记,生活在当时依然十分拮据,甚至经常和丈夫到大洼里为家里拾柴禾。

本文来源:北方网,作者:任桐,原题为:《邢燕子铁姑娘讲述过去的故事:市委书记拾柴禾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老人,先后5次见到毛泽东主席,13次见到周恩来总理。毛主席牵着她的手把她领上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台;在不许子女参加的生日宴会上,她是被特邀并坐在毛主席身边的青年代表之一;曾“”至天津市委副书记,多次任人大代表、中央委员——她叫邢燕子。

  从1958年开始,邢燕子便告别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农村广阔天地之中,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突击队事迹更是闻名全国,而她本人也因其十足的“铁姑娘”形象而成为上世纪60年代青年们的偶像。

  “燕子突击队”闻名全国

  面对记者,邢燕子一直朴实地微笑着,不断地说:“我哪是什么偶像,我就是一个农民。

  1958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她违背了父母期待她留在城里工作的愿望,执著地来到宝坻大钟庄乡司家庄村下乡,“村干部看我是从城里来的女娃,压根儿不会干农活,就把她安排到食堂帮忙,我也特别高兴,觉得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干啥都能锻炼人。

  但事实远非她的想象,初来乍到的邢燕子闹了一堆笑话,一次食堂熬了一大锅粥让她看着,不一会儿粥溢了出来。从没做过饭的邢燕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急得大喊:“来人啊,粥都跑出来了!”叔叔大爷们呵呵直乐说:“傻闺女,你给它磕个头,它就不跑了。”单纯的邢燕子立马冲着灶台就跪了下去,咚咚地磕头。

  司家庄村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村子里的壮劳力去外地支援建设,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于是邢燕子开始从食堂走进田野,“我那时不太会干农活,只有卖力气地干,干不完就不休息。”在当年的环境中,劳力是最珍贵的资源,邢燕子在广播中听到国家正在提倡解放妇女劳动力,有些文化的她就跟几个伙伴组织了幼儿园,一下子让20多个青壮年妇女腾出手来下农田。

  随后,她干脆组织女团员成立了“燕子突击队”。她带着突击队员,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三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她还带领队员们种下430亩“六九麦”,向荒洼要粮,让“燕子突击队”闻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