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更需要观众们的掌声

14.08.2015  10:47

  北京清华附小有一名小学生叫牛牛,他很想与同学们一起演舞台剧,却又因为害羞而不敢饰演重要角色。于是老师给他设计了一个角色——一块石头。在舞台上,牛牛认真地演着石头,透过服装道具上的小孔,他还可以看到同伴们的表演。谢幕时,牛牛也被请到舞台中央,全场一起为他鼓掌,他感到非常自豪。(新华网8月13日)

  中国小学“石头的故事”在芬兰教育界引起反响。引起反响的不是舞台剧的内容,而是舞台剧背景中的这块“石头”。小学生牛牛因为害羞不敢而饰演重要角色,于是老师给他设计了舞台剧中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角色——“石头”,牛牛获得的掌声一方面是观众对牛牛他们本次演出的肯定,更是对牛牛这样演员的认可和鼓励。

  孩子的天性不尽相同,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孩子年龄还小,性格差异较大,“石头的故事”能够使像牛牛这样的孩子融入到集体活动中,这样的角色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同学群体作用非常明显。这正是芬兰教育界对“石头的故事”反响巨大的原因。

  有教无类,孩子不能因为性格问题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另眼相看。如今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们往往在走两个极端。一种是为了让孩子不在成绩上落后其他孩子,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去为孩子创造条件,购买学区房,带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拼劲全力,让孩子倍感压力。另一种是认为孩子学习无望就放弃对孩子学习上的精力投入,让孩子失去了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动力。

  在孩子教育时任何一个极端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年龄还小,对孩子教育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除了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更应该给孩子快乐的生活环境,更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学校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应该有好差学生之分,不管孩子的先天条件如何,他们都希望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受到同学的欢迎。对于内向的孩子不止是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融入集体中,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舞台剧中的主角,因为一场舞台剧如同现实社会一样,虽然角色分工不同,可是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一句台词都没有的“石头”没有受到观众和其他演员的歧视,他对舞台的贡献一样可以收获观众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