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在道德答卷上应敢于做“附加题”

24.09.2015  11:59

  昨日上午,在大连老虎滩石槽附近发生一幕悲剧。一名男子在游泳时突发心脏病,危急时刻一名正在拍摄婚纱照的女子狂奔数十米赶到伤者近前,对其实施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尽管没有挽留住该男子的生命,但这位准新娘的行为受到在场人的称赞,被称为“最美新娘”。(9月22日人民网)

  小时候数理化考试,考卷末尾常有一道“附加题”,答对了有额外加分,不答不扣分,答错要减分,对于做附加题的结果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让人又爱又恨。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附加题”,它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摔倒的老人”“溺水的病人”或是“车上的小偷”等等,“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都是生活考卷中给我们出的附加题,答对了是“最美新娘”,让人不禁“点赞”;但答错了就变成“被冤枉的路人”,一片好心被冤枉让人气不打一处来;而“不答”看似是明哲保身,实际却饱受内心谴责,尤其是看别人答对的时候,一万个不甘心从心底冒出,所以“答与不答”这个选择在当前已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式的问题。

  按照这个“最美新娘”的常规生活答卷来看,拍完结婚照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份“答卷”就圆满完成了。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选择性“附加题”,她没有丝毫犹豫,从“准新娘”华丽变身为“白衣天使”,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将治病救人的“附加题”答得淋漓尽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生活“考卷”的最高分。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笔者认为:面对“附加题”,既需要有勇气去做,又要抱着宠辱不惊的态度去做,才有可能得高分。一方面,自身应摆正心态,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放心大胆的去做,只要行得正、走得端,人人都抱着正确的态度去做“附加题”,孰错孰对,相信“法制老师”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另一方面,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各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善于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用法治的方式对待纠纷事件,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大环境,才能让“”字成为社会常态,使“扶、救、管”三字重回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