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红梅: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认识

08.02.2015  01:55

作者: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石红梅

  高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战略工程。面对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的形势,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正视意识形态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认清当下多样化的社会现实。高校不是封闭的象牙塔,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意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决定着意识。当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更加的明显。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面看来,许多国家都主张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宽松化发展,但具体分析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意识形态都是这个国家特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产物,而在这多种意识形态之中一定有一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社会的精神力量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坚持巩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内在要求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的办学方向。

  世界上并没有超越于阶级的意识形态,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所有党员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各级领导干部和宣传思想工作者都应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入,面对错误的思想、言论,应有鲜明而深刻的判断与认识,要用透彻的理论敢于对话,敢于批判。

  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骨干和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要在知识认同转化为政治认同的环节上下功夫,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接地气。要能够从过去单一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式、传达式等手段中解放出来,从高高在上的姿态中走下来,深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第一线,亲自调研了解现实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应对,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及时发现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并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作好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疑惑、疏导学生和社会的不良情绪,从而化解矛盾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