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07.07.2014  18:29


6月27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验收会。科技部社发司、计划司、条财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有关领导,省科技厅厅长洪三国、社发处负责人,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以及项目组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社发司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科技部有关领导对《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进行了解读,并对项目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洪三国厅长代表江西科技厅对科技部及与会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会上,项目由总负责人赣南师院范小林教授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经过质疑及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于2009年7月启动,历时5年,由赣南师院牵头承担,联合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江苏、云南、四川7个地市共29家科研院所合作攻关,下设7个课题,共投入经费3459万元,其中国家下拨经费2429万元,在疫情监测预警、快速诊断、防控阻断、集成示范等方面成效显著,开发出新一代自动查螺、早期快速诊断等设备及技术,提升并研制出一系列新型人用预防药物、畜用疫苗及灭螺、灭尾蚴药物、诊断试剂,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血吸虫防控规程和标准,研究成果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示范区集成示范,示范区平均人群感染率下降2%,有效提升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水平,保障了血吸虫病疫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截止到项目完成,项目组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经统计,共申请专利2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81篇,其中收录SCI、EI、ISTP 55篇;编制技术规范和标准13项,其中国家技术标准1项;出版科技著作12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大批血防领域科技人才,博士生共21名,硕士生共7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