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破解历史的迷雾,讲好海昏侯故事

06.03.2016  19:39

破解历史的迷雾,讲好海昏侯故事
朱 虹


(海昏侯主墓航拍图)


  刚刚落下帷幕的2015年,对于江西文化发展来说注定是将载入史册的一年。随着此前近五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深入,在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原本僻静的墎墩山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这个惊天大发现,足以让世人震惊。


  据权威考古专家评定,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保存最好、墓主及主墓内部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大遗址。这对于研究我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2016年1月,在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考古界重要年度评选中,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在2015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榜上有名,堪称摘下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上,海昏侯墓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入选“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事件”。


  毓秀钟灵,天佑江西。大美无言的寥廓山川,总是无私地向人们呈现它精彩绝伦的丰厚宝藏,展示出它载育万物的历史秘密。我多次到过海昏侯墓葬遗址现场,作为一名对考古发现充满好奇的人,深为遗址的完整性、墓园的唯一性与文物的丰富性而惊讶,为古代先人的文明遗留而叹服;而作为一名负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保护研究的管理工作者,面对先人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以上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下能造福于子孙万代的历史担当肩负重责。


  自2010年到江西工作以来,足之所至,情之所生, 我对江西这方水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着更加深切的体会,内心时常由衷地生出一份自豪与热爱。海昏侯墓葬的惊天问世,无疑是全国乃至世界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我们这一代人有幸欣逢,更有责任认真对待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做好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值得深入思考、通盘规划、稳妥推进、系统安排。江西省委、省政府已经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保护利用作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将其列入“十三五”工作规划之中,并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等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遗址的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需要政府、社会、民间等各方力量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展现、开发出来。


  文物,非纯粹之物,以其寄托文化之故。考古大发现, 说到底是对历史人文的重现。沉寂千载的文物遗址,其真正价值在于文物背后曾经生活过、哭过笑过的人。海昏侯墓的重大特色之一,就在于墓主的特殊性。根据当前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特别是刘贺私印的发现,我们可以确证:海昏侯墓葬的主人就是汉代海昏侯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刘贺这位王室后裔身份复杂,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先后经历了王、帝、侯三种身份,一生跌宕起伏,悲怆早逝,在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其为人、政治作为,以及其废立原因等等,史学界多有争议,民间更是传说纷纭。总之,在这位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墓葬主人的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和传奇的色彩。为了揭开海昏侯之谜,使海昏侯墓世界文化遗址考古公园保持长久的、持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打造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名片,并使之成为南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引爆点, 我们迫切需要史学界、文学界、文化界各路人才,特别是江西的学者和作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贡献力量, 对刘贺、对海昏侯墓积极开展研究与宣传,破解历史迷雾, 讲好海昏侯故事。


  出版当为时而作。我很欣喜地看到,在中国出版界享有盛誉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勤于思,敏于行,很快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带有历史纪实色彩的文学作品——《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这部作品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结合墓葬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 从扑朔迷离的正史和奇闻轶事的野述中,条分缕析,穿越历史风烟,以独到的宏观视野、真实的历史细节和生动流畅的描述,将汉废帝刘贺传奇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呈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全新的有血有肉的刘贺。


  作者以史为镜, 与古人对话,夹叙夹议,采用史实证据和人物对比手法, 从王位争夺、权力角逐、从政智慧、成败得失的前因后果中, 探幽发微,阐发自己对家国的深刻思考,对民族的赤诚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明彻剖析。这对于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刘贺以及海昏侯墓遗址,都有着莫大的帮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慢慢撩开了历史的面纱之后,作品最后部分还别开生面,以假设历史可以重来、刘贺可以再生的方式,与历史展开了深度对话,提出有权不可任性、年轻不可任性、有颜值不可任性、有功劳不可任性、有靠山不可任性、有冤屈不可任性六个维度的全方位思考。这种思考,既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深刻启示,更是对当下为政为人的理性警醒。刘贺所生活的风云际会的汉代,早已成为遥远的历史;而历史大背景下其人物传奇命运所折射出的为政之道、人生哲理等丰富内涵,却历久弥新,值得后人一再品味。


(“昌邑九年”漆器)


  史家常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站在海昏侯遗址前,遥想刘贺的前世今生,作者作出这样别出心裁的解读与思考,足以说明,这不仅是一本有助读兴、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寻常图书,也是一部称得上严肃认真、发人深思的史家著作了。我期待这本书既能在广大读者中叫座,又能在文学界叫好。同时,随着海昏侯墓考古发现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出版资源将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打造新的历史文化名片,包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内的江西出版人责无旁贷。借这本书问世的机会,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海昏侯主题图书涌现出来,推动江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更上层楼。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