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实践难题

20.05.2016  11:12

  ●文建华

  当前,基层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如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协商意识不强,存在“行动上支持、思想上忽视”的现象;现有协商工作机制指导性要求多,制约性规定少;委员代表性不广泛、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不断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加强基层政协协商能力建设,是当前基层政协的工作重点。

  不断浓厚协商民主社会氛围。基层政协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不断增强党政领导的支持力度,提高党政领导主动参与协商民主的意识,使党委、政府研究政协协商计划程序化,落实“三在前三在先”要求规范化,提出和参与协商议题常态化,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化。要争取部门单位协作配合,使部门自觉地把政协协商民主纳入部门重要工作决策程序,主动商榷议题、接受监督,在协商过程中,提供的信息更全面,摆出的问题更准确,落实的意识更自觉,努力实现部门在协商中发现问题、受到启发、改进工作。要努力激发委员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委员相关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搭建委员协商活动平台,畅通委员知情渠道,使委员敢说、想说、会说,提升委员的建言水平和协商能力。

  不断增强协商民主刚性要求。进一步规范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主要程序。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定期向政协通报工作、党政为政协“点题”的调研工作、重大决策邀请政协界别委员及专家学者参与审议和论证等制度。不断完善协商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拓宽公共信息共享渠道,使协商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工作动态和进展,为协商提供基础信息。不断建立完善协商成果报送及转化机制,促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协商成果,党委、政府可将协商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纳入对部门工作年终综合考评范围。

  不断丰富协商民主有效方式。在进一步发挥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作用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协商内容,活跃协商方式。积极推行评议式协商,针对相关部门某项重点工作或重要活动,全程约请委员参加,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接受委员明察暗访和民主评议,寓评议于协商之中;积极推行网络式互动协商,利用政协网站、工作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就某项议题,通过相关部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进行网络即时性互动式协商;积极推行论坛式专题协商,围绕地方发展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及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通过电视台、电台开办专题协商节目,充分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协商民主工作实效。要精选课题。协商议题要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瓶颈”问题,以及群众所关注民生热点,突出重点,深挖症结所在,从源头上保证协商民主工作质量。要精心组织。在充分掌握协商重点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协商前,对每个协商主题要单独制定具体的协商工作方案,明确协商内容、时间、方式、要求,及早告知参与协商的部门、委员和其他应邀对象,并要求参加协商的人员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积极建言;协商中,相关部门要在介绍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大胆、深刻地列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协商主题更鲜明、焦点更突出,成果更实效。要精准跟进。对于协商过程中提出的可行性建议,特别是经党委、政府相关领导批示过的,要及时准确跟进办理流程,督促相关部门办理落实。 (作者系浔阳区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