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维权密码

12.03.2015  10:37

  如今,人们早已习惯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读小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出现了深度融合,也使得版权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版权管理手段和版权保护措施在新媒体环境下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为此,政府、企业、版权公共服务机构,在政策调整、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不得不进行积极探索,寻找网络维权症结的解决办法。在3月3日举办的2015 CPCC中国版权服务年会网络维权论坛上,我国版权管理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从各自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并开出了破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维权密码的五个良方。

  扩大监管范围,适时将传播音乐、新闻、文学和游戏作品的大型网站、网盘、云服务等新型网络服务平台以及传播影视、音乐、新闻、文学作品的主要APP纳入监管。

   分类管理手机应用

  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介绍,2014年是中国网络维权的关键一年,延续10年的“剑网行动”累计查办案件4681起,关闭侵权盗版网站2676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88件,“清网”效果显著。然而2014年接连出现的新闻APP版权纠纷以及人人影视和射手网的先后关闭,引起了不少争议,中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版权保护随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为了应对互联网版权保护的挑战,在2001年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作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后又由最高人民法院两次出台司法解释,对互联网侵权做出了相关规定。

  段玉萍在论坛上表示,2015年国家版权局将继续开展第十一次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的“剑网行动”,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对专门从事侵权盗版行为的网站加大查处力度,以此规范行业的版权传播秩序。尤其是对一些新的技术模式进行分类管理,监管范围可能涉及时下侵权行为比较隐蔽的网盘类应用。段玉萍表示,为了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国家版权局近年来以每年四期的频率对地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为适应执法需要,今后还将增加培训次数。

  据了解,不久前国家版权局在京召开“视频网站版权重点监管工作通报会”,会上表示将从3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版权重点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适时将传播音乐、新闻、文学和游戏作品的大型网站、网盘、云服务等新型网络服务平台以及传播影视、音乐、新闻、文学作品的主要APP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加强重点作品版权预警保护工作,强化约谈、警示、公开通报等监管手段,对侵权盗版网站加大打击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充实影视作品授权信息库,推动权利人与网站建立版权保护合作机制。

  “快速”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权利的证明环节、证明侵权环节、维权处理环节。

   建立机制快速维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主任孙洁认为,除了政府机构加大监管力度之外,版权公共服务机构在互联网版权保护方面也是责无旁贷的。当下互联网版权保护方式从传统授权方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但互联网时代侵权举证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权利人和网站之间存在着技术的不平等。

  她指出,互联网环境下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快速维权的机制。所谓“快速”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第一,权利的证明环节要快。要尽快证明自己是著作权人,这是维权的起点和基础,这需要一个快速确凿的权利证明文件。第二,证明侵权环节要快,在能证明自己有权利的前提下,准确地发现第三方侵权,向相关部门提起诉讼或向侵权人发出警告,这也是维权的前提条件。第三,维权处理环节要加快速度。这3个环节实现“快速”,才能及时有效制止侵权行为的蔓延,权利人才能通过正常的授权途径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其创作的动力才能有所保障。

  在快速维权方面,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近年来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据孙洁介绍,针对网络影视和综艺节目,从2011年到去年年底,版权保护中心协助权利人累计删除了侵权链接70余万条,删除率达95%以上。针对网络游戏私服外挂等侵权类型,中心通过将存储外挂程序的网盘删除等做法达到制止侵权的目的。同时,他们也会把侵权行为通知到为其提供支付业务的渠道方,这些支付渠道经审核确认其客户售假,也会积极配合停止提供支付业务,让侵权内容不再传播。此外,中心也接受出版社和文学网站的委托,对侵权盗版文字作品的行为进行维权,但由于文学网站分布分散,个人经营的小网站居多,维权难度比影视作品更大。

  孙洁表示,作为版权公共服务机构,为权利人提供的服务不只是版权登记,后续也可以提供版权监测、通知下架等服务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提供培训帮助从业者了解版权法律知识以及互联网维权的经验和技巧。

  百度开发了一套系统,加入百度广告联盟的网站一旦涉及侵犯网络版权被投诉,它将无法享受广告收益。

   对盗版网站釜底抽薪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既是版权的创作者,也是版权的使用者。既有被侵权的风险,也有侵犯他人权利的可能。在版权纠纷和诉讼方面身经百战的“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在会上介绍了其在维权方面的努力。

  百度版权管理中心执行主任王彦恭介绍说,百度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堆积如山”的权利人投诉,公司目前有一个几百人的团队不间断处理着相关事宜。为了提高效率,百度去年年底建立了版权频道,同时正在研发一个快速处理权利人投诉的便捷通道,现在这个平台已经基本建成。今后不论权利人、权利人组织,还是版权监管部门,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给百度提交涉嫌侵权盗版的链接。

  前几年百度文库曾遭遇盗版风波,为了避免用户上传的文字内容再次出现侵权盗版现象,百度开发了针对于文字作品的反盗版DNA的识别系统,通过文字比对技术,使得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文字作品内容不能再次被他人上传,这种方式的效果十分明显——大大地降低了文库的盗版投诉率。

  许多中小网站未经权利人许可免费分享作品资源,而为这些中小网站提供收入来源的广告联盟一直为业界所诟病。为此,百度在2014年开发了一套系统,让加入百度广告联盟的网站一旦涉及侵犯网络版权被投诉,它将无法享受广告收益,这对一些容易钻空子的小网站无疑是“釜底抽薪”。

  腾讯开发了一套音乐版权监测系统,通过音频和关键词的比对抓取侵权播放平台,通过监测可第一时间进行取证。

   自建盗版防御体系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传播的效率更快,但也让权利人感慨维权更加困难。春节前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意外蹿红让制作方韩国KBS电视台的驻华代表朴由敬感觉很复杂,“很多人经由盗版渠道观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得不请求中国伙伴帮忙删除链接。”朴由敬还提出建议,中韩可以进行一个版权保护合作的新项目,那就是打击非法机顶盒,将未经许可提供影视资源的非法机顶盒清理出去,给影视行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谈到互联网企业如何应对侵权,腾讯网维权中心法务总监杨奇虎分享了腾讯建立的版权保护体系,其中分为三大块:预防、监测和制止。为预防侵权,腾讯在播放节目之前,先向可能出现侵权的网络平台发送预警函,不少平台收到预警函之后会提前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可能涉及侵权的内容。其次是跟国家版权局进行合作,积极参与主动监管,将重点的视频综艺节目报送国家版权局并在其网站上进行公示。

  在版权监测方面,腾讯开发了一套音乐版权监测系统,通过音频和关键词的比对抓取侵权播放平台,通过监测可第一时间进行取证。去年,腾讯针对《中国好声音》和《离婚律师》重点进行了专项维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好声音》播放结束时,点击量达50亿次,《离婚律师》于电视台同步播放结束时,点击量超过了10亿次。有效的维权保证了正版点击量不被分流,同时也推动了移动端流量的高速增长。

  提前给网站打预防针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比事后提起诉讼,经过很长时间再取得赔偿,更有利于权利人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取得很好的市场利益。

   实时监控未雨绸缪

  北京市知识产权法官冯刚表示,网络新技术给版权规则带来了新问题,云计算、云存储等公司只是提供技术服务,不直接提供内容,这些问题如何定性也需要研究。冯刚还认为,一些版权纠纷引发了不正当竞争纠纷,互联网企业之间由于版权资源抢夺还引发了垄断质疑,这些都加大了网络维权的复杂性。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大量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不是直接向用户收费,而是通过广告收入来收费的,如果在实时播放过程中,有大量侵权出现的话,广告商就很难投入费用做广告,或是降低广告费的标准,这会给权利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冯刚认为,提前给网站打预防针的方式,或是权利人在直播的情况下进行实时监控、实时主张、制止侵权行为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比事后提起诉讼,经过很长时间再取得赔偿,更有利于权利人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取得很好的市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