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扫描”,确保识人知人(深度关注·选人用人新气象①)

27.10.2015  09:11
原标题:360度“扫描”,确保识人知人(深度关注·选人用人新气象①)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在强化规矩意识、解决突出问题、防治不正之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了当领导干部必须接受更严格约束的观念,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吏治清明的新气象。从今天起,本刊推出“选人用人新气象”系列报道,关注各地在选人用人方面严格执行《条例》的具体行动,敬请关注。

——编 者

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吉林省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讲程序、强考评、严监督,凸显规范化,为从严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提供制度保障。

选人用人,研判在前

吉林认真落实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主体责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为把好选人用人“源头关”,吉林出台的关于选拔任用工作动议办法,对启动时机、提名主体、程序步骤、纪律要求等作了详细规定,在选任的起始环节即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

以前,吉林选拔任用干部是在对人选进行考察后才听取“五人小组”成员和分管领导、纪委的意见;现在,人选的酝酿全部提前到动议环节。这一办法实施以来,已有5名人选经酝酿被取消或暂缓提名,有10名人选在征求省纪委意见后不予提名或暂缓提名。“这样调整后,在全省各级反响很好。有的反映以前是先考察后征求意见更像是走程序,现在这种做法使酝酿更科学、更深入、更顺畅,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吉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选好用好干部,就是要真正把好干部选拔上来,把平庸之辈挡在门外。在选用过程中,要防止干部管用脱节、急用现找的问题。”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齐玉说。吉林省坚持选人用人研判在前,不研判就不动议、不提名、不确定人选。现在,分析研判已成为工作常态。前不久,根据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等情况,吉林对全省158个省管领导班子进行了集中会诊,重点筛查不适宜不称职的干部,决定对31名干部批评教育,对10名干部诫勉谈话,对9名干部进行组织调整。

吉林还对拟任人选的确定明确提出“五个不能”具体要求:不能搞安慰性、安置性、照顾性、单纯培养性安排,不能以牺牲班子功能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结构优化,不能把领导职务当成奖励品,不能把领导职位当成竞争“标的”,不能在干部任职年龄上简单划线。今年以来,全省先后有12名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人选因不符合上述要求被否决。

尊重民意与党组织把关缺一不可

不唯票就不看票,不唯票就不知怎么办。”吉林省组织部门的同志反映,这曾经是干部选用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为破解“唯票唯分”问题,吉林打出一套“组合拳”,全面考评干部。

首先一记“重拳”,是加强对民主推荐情况的综合分析甄别,把干部当次得票情况与组织平时了解掌握情况、历次推荐测评和年度考核情况对照分析,防止简单以票取人。为此,吉林配套制定了二次推荐办法,对首次民主推荐排名靠前但得票不集中,组织掌握一贯表现较好、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按1:2的比例差额进行二次会议推荐,推动了尊重民意与党组织把关的有机结合。针对“凡提必竞”、以分取人问题,省里严格规范竞争性选拔的适用情形和方法程序,要求必须提前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因不符合适用情形,先后叫停了15个省直部门的竞争上岗。

同时,地方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松原市展开的选人用人公信度定期监测,就采取“即时函测+突击访测+集中会测+电话抽测”多元复合监测方式,对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有效测评。

2014年11月上旬,1175份选人用人公信度监测票从松原市本地或白城市下属大安市,分期分批邮寄至所属五县(市、区)及49个市直部门、单位的1175名参测对象。同年12月25日,松原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分成六组深入到49个市直部门、单位,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及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党委(党组)年度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会议测评。今年1月9日开始,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派人陆续深入到各县(市、区),结合党委“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捆绑”开展选人用人公信度集中会测。松原市委组织部还通过突击访测、电话测评等方式了解干部情况。之后,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对回收的数据统计汇总,按照即时函测、突击访测、集中会测和电话抽测4:3:2:1的权重比率,最终计算出“选人用人公信度满意率”总得分,列出“排名榜单”。

这招可真够绝的!”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感慨:“这种测评方式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测评结果让人信服。

变单一平面式考察为复合立体式评价

综合运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前考察三种方法,吉林完善干部考评办法,变单一平面式考察为复合立体式评价,力求把干部考准考实。

为此,吉林严格考德、考绩、考作风、考廉政,纠正简单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针对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对市县两级考核指标进行系统调整;突出党建工作考核,不仅看抓班子、带队伍情况,还要看作风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等情况;强化日常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努力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

选用干部注重了解群众口碑,吉林明确了群众公认度不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形。例如,辽源市委组织部门就派员经常深入干部服务对象和生活圈,了解掌握干部的“”情况和在群众中的乡语口碑,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充分依据。

长春市建立了由共同指标、类别指标、特色指标构成的“三位一体”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松原市探索实行了“领导干部不良行为测评”,让群众对每名考察人选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及程度进行评价,为有问题的干部绘制出“不良行为图谱”,开辟了考准考实干部的新路径……吉林省各地在改进考核方式上积极探索。

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吉林坚持把监督关口前移,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任前监督举措,特别是实行任前“三审”,对拟提拔人选实行本级组织部门内部审核、上级组织部门任前审核和管钱管物岗位人选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去年以来,全省对37名下级报审的拟任处级干部人选,因超职数等原因未同意任用。

因未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今年有8名拟提拔人选被暂缓提拔,35名后备干部人选被取消资格。”吉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吉林强化“两核”力度,对每名考察对象严格进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和档案核查,做到“凡提必核、凡备必核”。

为防范突击提拔和违规用人,吉林还向半年内即将退休的“一把手”发送《关心提示函》,明确非工作急需、未经请示报告不得调整干部。据了解,全省已先后有6个单位因此类情况调整干部被制止。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