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应当与“官帽”挂钩 “雾霾”成南昌政协委员关注焦点

08.01.2014  16:17

  本报讯刘伟、记者张祖珍、廖济堂报道:记者从会议提案组了解到,政协委员的参政热情非常高涨,至昨日傍晚6时,提案组已收到150余件提案,其中“雾霾”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本报记者将一些相关提案先行公布,以飨读者。

  “南昌市空气污染已经由煤烟型向煤烟、扬尘、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转变。”在递交《关于切实做好“蓝天计划”目标任务,实现南昌蓝天碧水的建议》提案之前,民革南昌市委会专门做了调研,收集了大量数据。民革南昌市委会认为,南昌要“铁腕”治污,环境治理必须和官员“帽子”相结合,将环境治理的好坏作为官员考核的首要指标,治理不到位的要“挨板子”、“摘帽子”。“蓝天计划”为期3年,计划用3年时间使南昌重现蓝天碧水。

  南昌市政协委员熊长春也送来一份《关于加大力度治理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的建议》。熊长春认为,面对雾霾,各种应急预案只是短期应急举措,治理雾霾的长远之道应该要立法。南昌应尽快修订制定《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昌市空气质量指标》、《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措施得力,主体清晰,责任明确。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