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磁条卡明年起不再发行 ATM取现不受影响

07.09.2014  18:17

  ▲老磁条卡明年起不再发行,但现有磁条卡不影响使用 ▲目前发行的IC卡多是磁条+芯片,10月底前IC卡上的磁条关闭POS交易

  导读:根据央行部署,本月开始,全国的ATM机在接受磁条+芯片的双介质银行卡时将只读芯片不刷磁条。10月底前全国POS终端将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不少市民担心自己手中的传统磁条卡将就此失效无法使用。昨天,央行有关人士指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关闭降级交易仅对金融IC卡产生影响,对商业银行发行的纯磁条银行卡受理没有影响,仍可正常使用。由于磁条银行卡相对于金融IC卡安全性较低,容易被复制,建议持卡人尽快申领或者更换芯片卡。

  金融IC卡多是磁条+芯片双介质卡

  传统的银行卡只有磁条,从国际范围看,磁条卡易被不法分子复制盗刷,安全系数较低,日益猖獗的伪卡欺诈犯罪让银行卡换“”逐渐成为潮流。根据央行的部署,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银行新发的金融IC卡不仅有芯片也同时保留了磁条,单芯片卡只占其中很小的部分。这是为什么呢?

  央行有关人士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推广初期市场上银行卡受理终端种类较多、数量庞大,改造工作需逐步完成。另一方面,为避免ATM终端进卡口被非银行卡等异物破坏,在受理银行卡时ATM终端通过银行卡上的磁条来判断其是否为银行卡。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IC卡多为磁条+芯片的复合卡。

  10月底前ATM和POS关闭降级交易

  如果金融IC复合卡使用时还是跟刷磁条卡一样,无疑失去其提高银行卡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关闭降级交易被提上日程。

  所谓降级交易,就是指金融IC卡(即芯片卡)上仍具有磁条介质,持卡人既可使用芯片卡在能受理金融IC卡的终端上支付,也可使用磁条在尚未完成改造的终端上支付。当出现芯片卡无法受理、交易不能完成的情况时,就可降级使用磁条来完成交易。这种“磁条+芯片”的复合卡实际上是一种推广初期的过渡性产品。

  随着受理环境的日益改善,为避免因降级交易可能带来的伪卡欺诈风险,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逐步关闭线下渠道的金融IC卡降级交易。根据央行部署,8月底前全国ATM将全部关闭IC卡降级交易,10月底前全国POS终端也将完成。

  磁条卡换卡后不一定能保号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目前各银行新发和换发的金融IC卡仍是磁条+芯片的双介质卡。各银行普遍对贵宾卡免收手续费。截至今年10月31日,工行对客户持磁条卡换芯片卡给予免费政策。招行目前对普通借记卡换芯片卡会收取10元的工本费,金卡以上都免费。中行的收费标准是5元,农行对客户换发或新开的第一张卡免收工本费,第二张以上要收取10元。

  据了解,工行、建行和交行等不少银行都可提供磁条卡换卡不换号服务,但不是所有卡都能保留原来号码。比如,工行磁条卡换芯片卡仅有“卡BIN为622208和955888的理财金账户”可以实现“换卡不换号”。客户只需带着旧卡和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就可以换领芯片卡,如果保留原来号码,新卡不能当时领走,需要等待两周左右时间。如果不保留原号码,新换一个号,可以当时领走新卡片。原来卡片绑定的网银、基金和一些银行发起的代扣款业务也都可以与新卡进行关联,使用不受影响。

  代发工资卡最好别换

  各银行工作人员普遍建议,如果市民的磁条借记卡作为代发工资、代扣保险费、第三方存管等业务的资金账户,又不能换卡不换号,最好不要注销,而是保留原卡及其功能。否则变更卡号后要逐一通知相关机构并重新办理手续,不仅麻烦也容易误事。这种情况下,市民最好重新办理一张芯片卡,用于日常取款、缴费、消费。

  关闭IC卡磁条交易有利“防盗

  央行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持卡人来说,关闭降级交易能有效保护金融IC卡持卡人资金安全。原本在ATM、POS交易时可能存在侧录金融IC卡磁道信息、复制伪卡盗取持卡人资金的风险。由于在具备芯片受理能力的终端上关闭了金融IC卡磁条交易,因此有效防止了金融IC卡磁条可能产生的伪卡欺诈行为,可以说金融IC卡“卡不离身、资金被盗”的现象在ATM上将不再发生。

  目前,我国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已经具备条件。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发卡量已达7亿张,社会公众对于金融IC卡的了解也在不断增强,已具备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条件。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