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源于心 感恩常在

17.09.2015  15:19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有杨时“程门立雪”,虽雪深一尺仍不觉寒,近有华罗庚探望恩师,虽成名不忘师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情谊表达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节仍旧是每年初秋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

提起教师节,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小时候送给老师的亲手制作的贺卡或千纸鹤,初高中时上课喊起立后大家一起喊教师节快乐,但我们作为本应该更加成熟懂事的大学生后,对教师节的概念却好像更加模糊了。每年的9月10日,在大学校园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室的讲桌上摆放着献给老师的鲜花,办公室里有学生送的花篮、果篮,学校里的水果摊、商场人头攒动,生意兴隆。本来清静的大学校园,一时间人来人往、热闹异常。教师节送礼,在大学中如同一支固定的曲目—年年都在上演。

笔者认为,用物质馈赠来表达祝福或者感谢的方式,与大学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不匹配,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相称,如此过教师节,不值得提倡。

也许有人辩解,在教师节为老师准备一份并不十分贵重的礼品,这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用物质馈赠来表达感谢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潜规则”,而当今的大学也早已不是隔绝于尘世的“象牙塔”,不可能独善其身。

然而,在教师节,学生若以“送礼”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感谢,则会使精神层面的祝福不可避免地掺杂进利益的成分。而一旦这种形式推而广之,就会形成攀比和浪费,助长奢靡之风,当送礼表达祝福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文化”,势必会让很多没打算送礼品的学生很纠结,产生顾虑:没有礼品,是不是就代表着对老师不够尊敬,感情不深?而这也就自然背离了心理感恩的最初目的,试问身边生活中的迎来送往,又有多少是要表达纯粹的祝福呢?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种人,在教师节送完礼物和祝福之后,还是对某个点到自己名字的老师耿耿于怀,茶余饭后还把某位老师的口音当作谈资,寝室卧谈的时候还把某位老师教的课程当作他的称呼,上课的时候还因为睡眠不够而无视老师的劳动。

教师节的意义是什么?一方面,对于社会而言,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对于老师而言,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通过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谢、赞美和祝福,唤起每位教师内心深处的幸福感、自豪感、崇高感,进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美丽的鲜花终究会凋零,再精美的礼物也比不上一颗真诚的心。在如何过教师节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在教师节当天,为老师送上真诚的感谢和祝福,并且真正的尊敬老师不应该只在9月10日这一天表现一下而已,端正学习态度,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待之以“”,其实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