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
7月中上旬,我校师生开展了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我是‘河小青’生态江西行”活动为主题,旨在引导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校围绕理论宣讲、助力脱贫、红色教育、创新创业、社会调研、文化艺术、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榜样寻访等九大类别,组建了18支团队,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张立青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看望了带队教师和实践队员。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各个团队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校团委与各学院分团委及团队指导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各学院分团委与团队成员签订了安全责任承诺书。
为强化作风建设,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团委于前期组织专家对各个团队的实践项目进行了公开评审,旨在完善项目策划书,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研究生社会实践团 赴万安县开展水利生态建设及红色文化传承对城乡发展影响的调研,为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城乡水利水电建设合理开发及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红色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建议; 团学干部“寻访绿水青山 弘扬生态文明”暨“河小青”志愿服务实践团 围绕南昌市区“五湖一江”开展水生态环境样本采集、检测及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会实践团 赴上饶市葛源镇以问卷调查、家庭访问和安全知识小课堂等形式开展了“护航童年安全同行”为主题的教育关爱与调研活动;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 赴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及其周边地区,深入了解“互联网+智慧灌溉”技术、大型综合实验测坑等运行情况,参与水稻节水灌溉试验工作和田间水层、土壤墒情监测网的建设试验工作,并与当地环保办联合开展“我是河小青 生态向塘行”志愿服务活动;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 应邀前往九江市柴桑区涌塘村开展“助力乡村规划”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走访、座谈,全面掌握乡村布局现状,综合分析乡村建设整体布局,为乡村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结合彭泽县裕丰村农户和农场需求进行“现代农业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控制”应用宣讲、现场仪器演示等实践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 赴井冈山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 赴景德镇市乐平县庄泉村等地,开展校友走访、青春宣讲、文化调研等实践活动; 经济贸易学院社会实践团 前往余干县汤源村对当地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建设与作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进行详细调研,并在当地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等实践活动; 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一分队 赴赣州市兴国县,开展以“寻心中英雄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拍摄MV作品《访苏区兴国 寻心中英雄》; 二分队 则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在高安市华林山镇陈家村、大城镇邓龙小学等地绘制了以“爱国教育”“传统美德”“廉政文化”“大美乡村”“扶贫问责”等为主题的墙绘,师生创作的500余平米的文化墙,为乡村一栋栋民房穿上了“新衣”,戴上了“新帽”; 理学院社会实践团 依托指导老师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赴九江市长岭风电场开展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等实践活动; 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 前往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对畲族竹竿舞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进行深入的调研学习,并进行了调研成果汇报演出; 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团 赴萍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安源精神”实践活动; 士官学院社会实践团 赴井冈山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走红军路,寻梦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瑶湖学院社会实践团 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南昌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影响因素。
今年,我校各支实践团队围绕“奋斗铸就青春 实践绘就梦想”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各团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调研80余次、进行相关实验4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00余份,开展“我是河小青”巡河护河活动30余次,建立了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另外,人民网、新华社、中国青年网、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江西青年网、今日头条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文/张建涛 图/各实践团队)
“河小青”志愿服务实践团进行水生态环境样本检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与当地村委会商讨规划方案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进行仪器演示
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二分队创作墙绘
理学院社会实践团合影
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进行调研成果汇报演出
学生会实践团开展“护航童年 安全同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