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慈善更需“无障碍”

19.10.2015  12:24

  今年75岁的虞一杰曾是兴乐集团名誉董事长,在2006年底,为了实现“退休后能建一座养老机构,为更多的老人安度往年”的心愿,就向集团董事会递交辞呈,把企业交给儿子打理。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拿出全部的积蓄还卖掉两套房子,筹了4800万元在乐清建余霞乐园,为了节省建筑成本他亲自规划设计图纸,每天每夜蹲守在工地忙碌。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养老机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养老事业(据10月18日《现代金报》)。

  据报导说,由虞一杰出资并亲自规划设计和监督施工建造的这家养老机构,不仅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且高标准,采用剪力墙结构,保温方式采用外墙内保温的工艺,空调、热水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在温州均属于首例。项目建成后,无偿捐助给乐清慈善总会,但遗憾的是从2012年底至今,该养老机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据透露,该项目本身建造时间只用不到两年,但为建造该养老机构履行各种审批手续就耗时4年之久。不仅如此,迟迟不能开业运营的主要障碍也是相关政策没有处理好,何时开门迎客依然遥遥无期。

  对于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国家不仅始终持鼓励态度,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包括各种政府补贴。不要政府一分钱,完全由个人投资兴建的养老机构,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益机构运营,按理说,面对公民这种巨大的慈善行为,政府不但应表示热烈欢迎,更应当主动快捷为其办理相关手续,让捐献移交的养老机构更快更充分的发挥作用。但从虞一杰出资兴建和捐献养老机构的整个过程来看,捐助人一腔慈善却并没有得到地方相关部门的真诚对待,不但办理各种手续成了“马拉松”,项目建成后“拱手”送给政府,却又因为投入使用的政策没有理顺,让崭新的养老机构设施落满灰尘,这至少说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既不珍惜社会的慈善行为,也没有把解决养老设施不足问题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更是对社会爱心的极不尊重甚至是伤害。

  坊间有句话叫着“乞丐不嫌饭凉”,尽管把政府相关部门比喻成“乞丐”有些不敬,但公办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是不争的事实,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加剧,养老机构与公众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对民办经营性养老机构尚有鼓励政策和政府补贴,公民将4800万投入建成的养老机构无偿捐献给政府慈善机构,政府非但没有“领情”,反而人为制造出种种障碍,着实有些让人心寒。尽管从报道中我们看不到相关部门有故意刁难因素,然履行建设手续耗时4年,建成移交之后又闲置3年,何时开业仍没有具体时间表,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正常,尤其在国家三令五申强调简政放权、简化手续的现实大背景下,这样的办事效率和办事作风,特别是对慈善群众的这种办事态度,更让社会公众无法接受。

  健康的社会生态,既不乏慈善大亨辈出,政府和社会对慈善行为更会给予热情的呵护与关怀,这样的“两情相悦”也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和谐,对慈善行为的冷漠,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慈善行为缺乏尊重,不但会严重灼伤人们的慈善心理,甚至会造成道德价值观的错乱乃至畸变。因此,当地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将这所4年审批2年建成3年闲置的养老机构,视为一封“实名举报”,查一查背后问题症结究竟出在哪,既给捐助人一个交代,更给社会公众一个明白,爱心不能被“闲置”慈善更需“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