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晴川:“转基因安全定论”不足为信

20.10.2014  13:24

  近两年,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争论也是喋喋不休。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转基因是不是收到了利益集团的控制?等等话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最近,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就谈了他的看法。他表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是有定论的,“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没有发生一起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已安全研究近40年,安全食用18年。”(10月19日 中广网)

  转基因安全“定论说”首先是违逆了事实。因为早在2010年,科技部就有“定论”,已把转基因成份与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并列为了危害生命健康的三大违禁食品。而在国外比如奥地利、匈牙利、希腊、法国、卢森堡、德国等西方国家,也明令严禁商业种植转基因玉米等。令国人愤慨的美国拿学生当小白鼠,偷偷搞黄金大米试验事件,更是暗示其有着未可知的风险与危害。显然,“安全食用18年”的“定论”不过是“扬己抑他”的“一己定论”而已,不足信。

  而且,这种推演逻辑根本站不住脚。这就好比一个猎人上山打兔子没发现兔子,于是就认为山上没兔子一样荒唐可笑。尤其转基因事关百姓餐桌安全,只要存在危害可能,就应视作有害,这应当作为科研伦理必须秉持的最起码底线。人们排斥的,不是转基因技术,也不是转基因产品,而是在其危害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不经意进了自己的肚子。罔顾老百姓普遍质疑声,这不是老百姓愚妄,而是以科学之名的傲慢。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政府从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种植。政府没发“通行证”,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的一切转基因食品都是非法的,那么,这位专家的“安全食用18年”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但就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却已然泄露天机。潘多拉盒子的被打开,往往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勾连。据“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部专家介绍,很多转基因水稻研究团队中的成员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又是种业公司的股东。科学家干起了商人的事,沾染上了浓烈的金钱铜臭味,则必然要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个“安全”,恐怕就不仅仅是实验室小白鼠吃了转基因安全那么简单了。联想到此前武汉等地转基因大米泛滥市场事件,公众只能对如今的食品市场安全产生深深担忧。

  不得不提及国家领导人对转基因技术提出的“要确保安全,推广要慎重”的要求。其意思非常明白,对于转基因食品运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在安全还没有取得普遍共识的情况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而不是担心“转基因农产品市场被外国大公司占领”,让自己的利益被抢了先。如何不让监管失守,这考验着有关方面的执法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