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直追“文科振兴梦”

10.09.2014  22:27

  本网讯(通讯员宋三平)近一年来,围绕学校“强学科”的发展思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研究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2014年,我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立项率达17%,比全国平均立项率高3.4%;立项学科13个,统计学为首次立项学科;获资助经费总额400万元。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33位,连续四年保持在全国高校30位左右,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立项数排名远高于我校在各类大学排行榜的综合排名。

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一年来,成立了“江西省区域经济研究院”、“昌九一体双核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组建了“江西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旅游新型业态发展与多产业融合”、“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等三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院”等二个科研机构获批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进入第三批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实现了我校文科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刘耀彬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为我省人文社科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该教授也是我省本土高校培养的第一位长江学者,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区域经济学专业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张芳霖教授领衔申报的“江西区域文化史研究团队”,  获批第一批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

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获批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出版资助项目7项,占全省立项数的1/3,居全省首位。47项成果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一等奖获奖成果数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26%,位居全省首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初见成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务院参事室委托课题《新形势下中部发展问题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已由国务院参事室呈送国务院领导。该机构主办的内刊刊物《决策咨询要报》,围绕中部地区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领导批示。一年来,我校教研人员撰写的20余篇研究报告,获得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及其他省领批示,很好地发挥了决策咨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