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购物团”缘何成为夺命团

21.10.2015  12:11

  据香港媒体报道,10月19日,一个内地购物团在珠宝店购物时,一男一女两团友疑嫌贵及折扣太少未购物,在店内抽烟时与女团长争执,男团友劝架时遭人粗暴拖出店外殴打。男子嘴角流血倒地昏迷,情况危机。最新消息称,经医院抢救近24小时后,男子于20日早上10时许终告不治。(10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是中国首部用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在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作出规定,然而虽然该法已颁布2年多,然而“旅游购物团”依然困扰着旅游市场,“香港导游阿珍大骂内地游客购物不够多”短片在内地多个网站流传,引发热议,而本次更是有人在香港购物团送了性命,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检讨制度的漏洞到底在哪。

  外出旅游,除了游玩,购物也是一大主题,然而有些所谓的购物团中频现陷阱,让人防不胜防,有些低团费暗藏收费陷阱。以零团费、超低团费吸引消费者报团,途中加导游费、加景点费、加价改餐、加看表演等等一大堆,甚至变身“购物团”。有些设置霸王条款限制权利。在旅游合同或行程表中,事前设置了一些不合理的免责、限制权利的条款,比如“遇恶劣天气,旅行社可自主改行程;旅行社不予赔偿,超支费用消费者自理”等类似条款。不仅如此,旅游定点购物已成为旅游行业的潜规则,里面暗藏了不少宰客行为,以假充真、高价劣质、强迫消费的宰客行为屡见不鲜。

  虽然在《旅游法》中对旅游购物有明文规定,旅游中购物应当遵守以下三个原则:诚实信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并且要与旅游者签订协议书,且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通过指定具体购物场所获取回扣,不得诱骗消费者进行消费。然而因购物团而产生的争执时有发生,购物团团友因购物发生争执被围殴致死看似偶然,实则也是一种必然。

  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争一口饭吃,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食物链,团长、影子团员、当地购物场所已经形成一种利益勾结,不通过各种手段逼迫游客购物,他们自然无法获得相应的利益,因此要彻底根治“购物团”乱象,必须加大整治力度,斩断灰色的利益链条。

  在旅游业高收入和对经济发展巨大带动作用面前,有些地方面对“购物团”打擦边球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地部门不管不问,游客又无力维权,长此以往,流血甚至牺牲事件必然会重新上演,因此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和旅行社一定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购物团乱象,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