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魏青:对无车日的延伸性思考
9月22日是全国无车日,全国举行无车日活动,旨在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新消息报》9月18日)
其实,无车日,少开一天车很容易,少开一个礼拜的车很难,少开一个月的车难上加难,城市不可能没有车,但是城市应该有适量的车,否则不但城市承受不了,环境也承受不了。“无车日”绝不是少开一天或者几天车的问题,而是如果这种形式,刺激我们的环保理念和思想,客观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延伸思考的契机。
“无车日”活动不该只有象征性的每年一天。上海杨浦区机关一些处室的干部们的“无车日”其实就不只象征性的每年一天,多乘公交车、少用公务车、拼公务车或者步行出行,早就在各部门流行起来,不少干部每周都有两天“无车日”——每周二、四,他们都风雨无误地骑车或乘公交上下班。这样的“无车日”不少人已经坚持了数年。
倡导社会各界、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上下班选择健康环保的自行车出行方式,更应该有具体的配合措施。倡导大家在无车日放弃开车,鼓励更多的绿色出行,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承诺在这一天乘坐公交免费或者半价优惠,如果能够让老百姓在无车日享受到足够的绿色出行实惠,那么,老百姓的无车日意识自然就印象深刻,无车日的意义就有了说服力。据报道,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政府规定“无车日”这天所有市内公共交通一律免票,因而许多人利用这一机会乘坐公交车、地铁和有轨电车到城市各地观光。
“无车日”,到底有多少公共服务提速了,到底增加了多少公交运量,有多少公车没有出动,有多少私家车依然出动,有多少开车的人主动放弃开车而改乘公共交通出行,有多少人选择步行,有多少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这些有关无车日的数据虽然很难准确统计出来,但是,如果能够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尽量统计准确,这对于判断公众的无车日意识很有帮助,对于来年开展无车日活动也提供了更科学的认知数据。
“无车日”对车的评估固然必要,但是对交通要素中行人的评估也不该疏忽。城市“人车冲突”现象的加剧必然需要实现“人车分离”,无车日,车流量小了,交通顺畅了,那么行人的步行速度提高了吗,提高了多少,青年、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各提高了多少,城市的“步行交通规划”更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让汽车更快,让行人的慢更加安全和舒适,如何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素质,这也需要评估。
对于“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城市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带头参与活动,停开公务车,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实施注重实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无车日”也是汽车文明伦理思考的契机。
首先该思考的是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汽车,也不仅表现为按照交通规则行车,更表现为开汽车的道德,如今城市步入了汽车社会,善于看到汽车的危害和合适地舍弃汽车才是汽车文明的更高境界,毕竟,城市的空气不那么清洁,城市的天空不那么湛蓝,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地球温度的升高,都和汽车有关,少开车,就是对环境变好做贡献。
其次,思考的是汽车的生态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道德需要加强,但是,生态道德同样需要呼唤,“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无车日”告诉人们,做理性汽车人,拥有汽车伦理就是有道德的表现。
第三,思考的是汽车的权利公平。为了适应汽车,城市的马路越建越多,越建越宽,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客观上侵犯了另外一个群体的路权,这是不公平的表现,有车者是富人群体,但是城市绝不应该尽量为富人服务,而忽视了对平民的服务,这违背了“穷人城市学”原则——城市更是穷人的城市,应该更多地为穷人服务。
再好的内容也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好的形式总是特别有利于深化和推动内容的有效延展,“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也许在效果上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是思考的契机,也是行为的改变。坚持得多了,通过思考催生的改变力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