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任刘红艳战“疫”的点滴故事

10.03.2020  00:23

疫情当前,湖北和武汉是阻击战的主战场,而各个城市里的基层社区也是战“”的最前线。“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防线。”为了居民的健康,社区工作者们网格排查、疫情宣传、严格出入制度……不怕做得多,就怕做得不够。我校彭桥校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刘红艳就是众多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疫情防控期间,她守护着320户居民的健康。

           

 

这个主任“没时间观念

塘山镇出现了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要召开紧急会议!

大年三十中午11点多,刘红艳挂断电话,立刻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拿起外套就准备出门。眼看距离开会的时间只有不到半个小时了,坐832路公交车少说也要40分钟,丈夫李浪老师索性把正在收拾的年货搁在一边,下楼开车送刘红艳去塘山镇政府开会。

刘红艳是彭桥校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样突如其来的会议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你是不知道,大年初一我出门还碰见刘主任回家了,问她干嘛了?刘主任说‘刚开完会’,你说忙不忙!”住在老校区的温涓是学校的教职工,平时和刘红艳关系很好,说起刘红艳工作的忙和累,她有些心疼。

社区工作何止开会、传达意见这么简单,如何做到想居民所想才是最考验人的。有一天下午,刘红艳临时收到开会的通知,丈夫照例送她去开会,并在楼下等着接她回家。两个小时后,会议结束,刘红艳匆匆忙忙催着丈夫往社区赶。

赶快走!赶快走!

这么急干什么?

办公室还有人等着办出入证呢。

打个电话让他等一等吧……”没等丈夫把话说完,刘红艳就顺手打开车门。她当然知道一通电话打过去,让对方等一等便是。可是,下午3点是上班时间,出入社区必须办理出入证,而出入证又必须经由办公室主任的手才能办成。虽说也是因为工作不得已离开办公室,但万一误了别人什么事可怎么办?

刘红艳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30到下午5:00,中午12:00到13:30是休息时间。但在刘红艳眼里,从来也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更别说准时上下班了。别人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她立刻出门。经常到了饭点,丈夫做好饭打电话叫她回家吃饭,电话那头却传来不耐烦的回答“马上马上”,一两个小时之后,刘红艳才“马上”到家。

刘主任,我明天中午一点到社区,你在吗?”刚从外地返昌的小王在居委会的微信群里问。

在,你到了就找我。”刘红艳早就养成了秒回的习惯。

每天晚上,刘红艳吃完晚饭还要去校门口看看,帮忙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走之前还要去办公室转一圈,看一眼一天下来进出人员的名单,再检查是不是漏了什么表没上报。确认过后,才安心往回走,踩着指向10:00的指针进家门。

 

这个主任“不顾家

当人人都感叹“这个寒假在家要憋坏了,想出去走走”的时候,刘红艳的丈夫却说,“她待在外面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

从大年二十九开始,刘红艳就没有休息过,社区工作都是“杂事”,却又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不花时间不上心不行。今年过年,女儿、女婿和刚满两岁的外孙在刘红艳家过年,刚过完元宵节,女儿就要去上班了,外孙吵闹着要外公外婆带。但平时刘红艳要忙居委会的事,碰上开会,丈夫又要送她,家里不能没人。考虑到刘红艳工作的原因,两人最后把外孙送到了他爷爷、奶奶家。

作为社区主任,刘红艳也不是第一次“不顾家”了。大年初二,她照旧在社区巡查,远远看见一个人没戴口罩,往东门跑,她赶忙过去拦住她。

现在什么时候了呀,你怎么没戴口罩?

不是我不戴,是根本没有,我买不到啊。我去东门取点东西,不会出校门的!

不行不行,没口罩怎么行。”说着,刘红艳从口袋里拿出几个口罩递给那位居民。

大年初二,正是疫情爆发,物资紧缺的时候,刘红艳的口罩也是在网上预约买的,就那么几个。但当时,她哪想得了这么多,只顾着眼前居民的需要。

这个春节,我没为家里买过一粒米,做过一顿饭。”谈起社区工作,昨天谁刚办过出入证,明天几点要提交报表,刘红艳张口就来。谈起家庭,刘红艳却闷声,说出来的只有愧疚。

这个主任“有点冷

疫情爆发初期,彭桥校区居委会严格贯彻执行塘山镇政府的指示,立即开始组织人手排查,调查居民是否有武汉出入史,有无身体异常现象。短短三天的时间,就精准掌握了社区里每个人的情况,同时,社区在出入口设立了关卡,出入都需要通行证。

起初有人不理解,进出小区的门而已,为什么要这么麻烦。不仅要测体温,戴口罩,填去向信息,甚至还要接受一通“苦口婆心”的教导。“难道这些我不知道吗?”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有些人的脾气就暴躁了许多。 

前几天,社区里有对夫妻,想出门给同在一个社区的父母送些菜和药品。按照规定,他们没有证明,就算只隔着一栋楼给父母送菜也是不允许的。无论对方怎么说,刘红艳还是不断耐心地和夫妻俩讲道理,坚持不让他们出门。最后,刘红艳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亲自替夫妻俩把菜送去他们父母家,夫妻俩才停止抱怨。

刘红艳对待工作的态度一向严谨,对待丈夫更是“高标准、严要求”。

出门买菜要戴好口罩!”出门前,刘红艳从厨房叮嘱到门口。

先把菜放下,快去洗手。”一进门,她又开始盯着丈夫去洗手。

无论对任何人,刘红艳都一样按流程检查,即使是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和家人,她也不落下任何一个环节。“这个是绝对不能通融的,规矩就是这样,我作为主任,要对小区所有居民的安全负责”。

     

 

这个主任“像保姆

320户居民,合计约500多号人的社区,3栋的李先生一家最让刘红艳牵挂。40多岁的李先生患有智力障碍,他的父亲患有尿毒症,一家全凭父亲的退休工资和他继母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维持生计,是特困户。父亲每周三次的透析更是让家庭入不敷出。刘红艳知道后,亲自去镇里帮他们申请了低保,每当有低保残疾方面的补助,刘红艳都会第一时间帮他准备好材料,帮忙申请。

有些高龄老人可能会忘记每个月去领高龄补助,但刘红艳不会忘,每个月算好时间,就提前打电话去提醒;有几户居民会忘记领独生子女费,但刘红艳不会忘,通知下来了,就赶紧在居民群反复@他们。她熟悉社区的所有人,每当居民有困难,她都第一时间想到。 “有困难,找刘主任,那准没错。”这是社区里每个居民都的口头禅。

这位“保姆”忙活的事儿远不止这些。除夕当天,江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肺炎疫情慢慢吞噬着春节的喧嚣,而这些都是需要及时让居民们知道,特别是社区的老人家。

刘红艳觉得,张贴“致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宣传南昌应急指挥部的每一个号令,加强进出入检查制度还不够,还要想办法引起居民的足够重视。最后,她灵机一动,干脆弄了一个大喇叭,在小区全天播报。

她像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上传下达做得面面俱到。每次在群里转发政府文件,她都会把重点圈画出来,如果有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她会用自己的话向居民解释。

她的丈夫李浪笑谈道:“这哪是居委会办公室主任,分明已经成了保姆了。”事情虽繁琐,可她从不喊累,她同事说,“就是她做着最枯燥的事儿,眼睛里也充满亮光。 (学生记者  张晨旭  张小艺)

上门为老人办理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