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身与噪音扰民矛盾待解 专家:应有控噪规范

25.11.2013  14:05

  广场健身作为城市居民自发的健身方式,吸引着许多的参与者。同时,它也是一道风景,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活力。然而,随着广场健身的参与人群逐渐增多,健身场地已从公共广场延伸到居民小区内。随之而来的,便是跳舞健身与噪音扰民之间的矛盾。近期,记者走访不少社区发现,“居民要健身”和“居民要清静”已成突出性的话题。

  京华时报记者刘雪玉

  □案例1

  西城区红莲广场

  音箱争鸣跳舞K歌居民叹息太受折磨

  红莲社区居民王先生介绍,每天早上6点半,他都会被附近红莲广场的音乐准时吵醒。每天6点半到9点,是居民练太极剑的时间。“他们风雨无阻,只要不是下大雨,每天都来锻炼。”居民练太极剑放出来的音乐,声音较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无法休息。

  王先生说,这还只是早上,晚上更热闹。每天晚上7点50到10点,很多人开始跳广场舞,音箱里传来“扑通、扑通”的声响,老人听了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最受不了的是,这些人除了跳舞之外,还在广场K歌。唱歌的人点一首歌只需一块五毛钱,好多居民争相唱。“噪音也太大了,还有的人根本不在调上,听着简直受折磨。

  11月16日晚8点,记者来到位于广安门外大街附近的红莲广场,近300多名居民在此跳舞健身。该广场的面积约为1000平米,离最近的居民楼只有40米的距离。

  居民跳舞的种类较多,他们分成四组。一组跳交际舞,一组跳健身操,还有两组跳韵律操。每组都有各自的音响设备,分别放着不同的音乐,环境十分嘈杂。

  一名跳舞的居民说,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跳舞,坚持3年多了。记者问其是否考虑过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他说确实有不少附近居民找到广场闹情绪,不让他们在这跳舞,“可是我们还能去哪,我们出来锻炼也要受别人限制吗”。

  附近居民楼的王女士说,“健身、娱乐是好事,可他们吵到我们了,连我们提的最低要求都达不到。今天和他们说小点声,明天他们音响开得声更大了”。

  该区域的值班民警称,这些居民在红莲广场健身已经好多年了,小广场已经成为了他们健身的聚点。他们也曾多次接到居民投诉,但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跟健身者沟通。

  □案例2

  朝阳区融科橄榄城

  底商员工出操喊号居民物业奈何不了

  每天上午9点半,朝阳区融科橄榄城三期14号楼底商的理发店员工都要准时出操、喊口号,此举引起小区居民不满。

  小区居民称,从今年4月20日开始,每天上午9点到10点,理发店的员工都要出早操,“先是拍手跺脚地喊口号,然后将音乐放到高音量,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被搅得心神不安。

  居民王先生说,他们家楼层较高都很受影响,低楼层的住户更是不得清静。他们曾多次投诉到物业,但物业与店主交涉后,也一直没有结果,反倒是店里的音响声音越开越大,口号越喊越起劲,让大家无可奈何。采访中,居民们呼吁底商及其员工停止这一扰民行为。

  对此,理发店的负责人解释称,员工每天出操的时间为9点半,大多数业主都已上班,不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出操时间也不能做更改。小区物业表示,他们曾多次与店主进行协商,但效果不好,物业公司也没有其他办法。

  中翔律师事务所的邱律师表示,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说,在居民生活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注意相邻关系的保护,遵守相关法规。如果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则构成了相邻关系侵权。作为受侵害的业主,可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要求物业公司制止侵权行为,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

  □案例3

   丰台建邦枫景小区

  健身甩鞭响声太大居民多次报警投诉

  在丰台区建邦枫景小区西门外,一群练钢鞭的健身者也频遭报警投诉。

  附近居民念女士介绍,每天晚上从6点多到8点半,外面传来的“啪、啪”声就一直不间断。工作了一天已经很累了,一家人吃过晚饭需要休息,可是钢鞭发出的响声听起来就像炸雷似的,让人心烦不已。

  据居民反映,去年4月份,小区10号楼某单元内的一家三口开始在每晚6点多到8点半练钢鞭。随后,小区又有多位居民加入到练钢鞭的队伍。“抽鞭子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居民楼不足10米,这样近距离高音频的噪音污染让大家苦不堪言。”为此,该小区居民报警,并联合签名反对练钢鞭者的扰民行为。

  采访中,居民表示,小广场本来应该是小区居民乘凉休闲的场所,老人练钢鞭,谁都不敢靠近,因此占用了很大的空间。“你锻炼身体咱不反对,可这甩鞭子声音这么响,实在影响大家休息。

  丰台区卢沟桥派出所民警表示,他们曾连续接到投诉,并派民警针对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了解到,小区练钢鞭的一位老人患有癌症,为锻炼身体,老人才在家人的陪同和鼓励下,每天晚上练钢鞭。因老人不是主观制造噪音,只是单纯为了锻炼身体。“目前,我们已对他们进行劝导,建议老人及其他健身者去离小区远些的公园内练钢鞭了。

   □专家说法

  社区及其周边广场应有噪音管控措施

  社会学家王开玉表示,居民想找个开阔的地方聚在一起跳舞健身,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社会理应提供给它一定的公共空间保障。然而,周围的居民不想被打扰,同样无可指责。双方都没错,探究原因还是城市里缺少适合的公共健身场所。

  王开玉表示,目前的室外公共广场尤其是社区广场,大多都不适合广场健身。一方面是面积太小,另一方面距离居民区太近,会打扰附近居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广场健身只好见缝插针,因陋就简地练起来了。

  这样突出的矛盾从侧面说明了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觉醒,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公民之间在相互宽容的前提下,学会自我组织和管控。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居民公共空间的开放和社区文化的建设。

  目前,一些地方已对公园健身扰民的问题进行管理。例如北京景山公园实施降噪措施,要求园内合唱团体、群众舞队把噪音限制在90分贝以下,超标10次将劝退出公园;武汉的解放公园制作了两块用淘宝体写成的提示牌,提醒跳舞和锻炼的人注意噪音,同时在院内安装噪音监控设备,规定在50米外,音量应控制在65分贝以内,晨练时间7时至9时,晚练时间19时至21时,地点尽量远离居民楼。除此之外,该园还成立20人的综合治理队伍,每天早晚手持分贝仪对园内噪声进行监控。

  这种治理方法,同样适合周边的社区及社区广场,建议相关部门在社区周边的广场安装噪音监控设备,并限制早晚锻炼时间,地点也尽量远离居民楼,问题将得以缓解。

  □链接

  景区已有控噪规范

  今年以来,因居民在社区周边跳舞健身引发的噪音扰民纠纷在各地时有发生。

  北京市近期出台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管理规范》(试行)。规定从2014年起,噪声排放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达到0类标准,不得超过50分贝。大型社会活动期间需使用音响器材的,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并控制音量,以防止打扰到游客。但该规定只针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没有对社区周边的空地及小广场等区域进行限制。

  ■其他案例

  难忍舞乐吵闹居民鸣枪发泄

  今年8月30日,因不堪附近广场舞的音乐声音太大,56岁的北京市民施某拿出藏匿于家中的猎枪朝天鸣放,又放出自己饲养的三只藏獒冲进跳舞人群,吓得众人四散而逃。施某被抓后称,此举是为发泄怨气。

  不堪噪音干扰住户高空泼粪

  今年10月24日,武汉市汉口中央嘉园小区,一群大妈正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却突然被从天而降的粪便泼了个满头满身。原来是楼上住户不堪噪音的长期干扰,加上多次交涉无果,最终采取此举泄愤。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