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社巧打生态“牌”创办首个“无烟村”

10.08.2016  18:39

            (图为靖安县供销社主任杨圣琦接受记者采访)

                山区小县靖安,是我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85%。在供销社“进村为农民打工”中,靖安县供销社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巧打生态“”,结合电商走绿色发展之路,服务现代农业,创办我省首个“无烟村”,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供销社引路,返乡能人创办种养合作社

                8月9日,记者一到达靖安县高湖镇高湖村古楠自然村村口,一块“古楠无烟村”的牌子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沿着水泥马路进村,一条“我家在景区,人人是风景”的条幅悬挂在树上,一排排整齐宽敞的房屋跃入眼帘。村子里,两颗参天古楠树撑着浓绿。

                古楠村党支部书记钟英华介绍,村里的两颗古楠树有500多年的历史。古楠多楠木,有参天古楠,也有茂密的楠木林,村名由此而来。随着钟英华的脚步,记者见到了古楠、紫薇、红枫、蔷薇、稻田、鱼塘交织的生态画卷。

(图为古楠村党支部书记钟英华接受记者采访)

                钟英华告诉记者,古楠村的“”是从2012年开始的。那年3月,在外创业的舒敏璋回到了家乡。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在县供销社的领办下(占股35%),村委会和舒敏璋投资160多万无,创办了古楠生态种养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和靖安县圣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养殖公司),引导全村52户筹资300万元,每户入股1万元各占1股,其中舒敏璋个人出资55万元仍按1股分红,并无偿垫资200万元作为公司的流动资金。

                之后,合作社和生态养殖公司将原本散、乱、小的山、水、田进行园田化改造,种植绿色水稻;在山上发展名贵树种、鸡、鸭、鱼等特色种养,拓展垂钓、苗木观赏、乡土特色餐饮等绿色生态健康联锁经营项目。记者采访时,古楠村已经有4个养殖基地,养殖生态猪、鱼、鸡、鸭;4个种植基地,种了200亩白茶、200亩杨梅、200亩苗木和320亩绿色大米。”2013年,合作社把所有农产品注册了“古楠村”的品牌,并已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记者采访时,已带动周边村民入股,入股农户已达到101户,并托管、流转土地1.4万亩(包括山林、水田)。

(图为供销“古楠村”电商平台营运中心)

                钟英华介绍,他们还采取“供销社+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把村民手中的山林、田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过4年的发展,合作社带动了周边10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乡村旅游,有3户农户一次可接待200人,年收入在门票全免费的情况下达到八九十万元。

                  “我们的绿色大米不用除草剂,每亩水田里放12只鸭子除草、吃虫,还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30亩安装一个。此外,我们坚持用有机肥,比如秋季水稻不种的时候,就种上红花草。”钟英华说。

                采访中,记者见到,古楠村还在田间地头安装了24小时视频监控,只要点击登录古楠村网站,基地的生产过程一清二楚。“我们希望通过阳光操作,让消费者、让市场监督我们、认可我们。”钟英华说。

(图为古楠无烟村村口的标示牌)

                靖安县供销社杨圣琦主任介绍,2013年,村民领到了2600元的分红,2014年领到了3200元的分红。2014年,合作社除了通过设立在靖安县城的实体店销售农产品外,还与县邮政局建立了合作,通过邮政物流进行农产品配送。记者采访时,合作社生产的绿色大米已经通过物流走出大山,销到了南昌、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4年来,合作社每股实现收益近万元。仅去年公司就实现营业额200万元。合作社还将在临近的几个生态环境好的乡镇建立种植基地,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的模式,做大做强绿色大米市场,”靖安县供销社钱广权副主任如是说。

(图为生态农业野鸭除草、灭虫示范田)

                钟英华说,在为农服务中,合作社每年还承担着全村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学杂费、村民的新农合和农保费用,并不定期免费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靠《村规民约》,打造全省首个“无烟村

                杨圣琦介绍,靖安县供销社在“进村为农民打工”中,密切与古楠村党支部、合作社的联系,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在为农服务中,发现村民因文化生活不丰富,闲下来的部分村民常常打麻将、玩牌,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村庄环境治理难度大,不少村民缺乏集体意识、乱扔垃圾等现象。村党支部虽然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收效甚微。为此,县供销社和古楠村党支部决定从源头抓起,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改变村里的风貌。

                钟英华说,为实现口袋与精神同富,合作社与古楠村提出了“同一个村庄、同一个家园;同一个公司、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开启了以国学教育为主线的以德治村之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普遍关心的赡养老人、为人处世、子女教育等紧密结合,于每周六晚在活动中心集中授课,使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并转化为古楠人的精气神。

  (图为生态农业太阳能杀虫灯示范田)

                刚开始时,村民积极性并不高,部分村民觉得浪费时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达到村民自治的目的,合作社与古楠村联手成立了村民自治理事会,决定通过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实现创新管理。

                为使村规民约契合时代主题,符合实情,理事会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并召开村民大会听取意见,通过投票决议,形成了包含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文化学习、行为规范、风俗约束、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共计10条内容的村规民约。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摒弃了原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旧风俗、摒弃了女子不上族谱等有性别歧视的条款,对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做了较为细致的规范。为提升村规民约的约束力,还将村规民约的10条内容量化为120分,以户为单位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理事会不定期进行通报,并将所得分数划分比例与股东年终分红挂钩。

 (图为树立在古楠村醒目处的《村规民约》)

                通过村规民约的引导,民风成为古楠的一张金字招牌。古楠村各家各户都有了好的家规和家风。近年来,全村无一人上访,无一例邻里矛盾纠纷,无一人违法犯罪。

                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村民们还形成了自觉保护生态的理念。农事生产时,村民都会自觉使用绿色有机肥、农家肥,全村孩子每周都会集中对村庄进行一次义务大扫除等。

                杨圣琦说,自村规民约实行以后,每逢春节,合作社都会给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100元长寿红包、2斤半猪肉,给每个孩子50元压岁红包;每逢老人过生日,村民和全村的孩子们都会带上蛋糕,一同为老人祝福生日。同时,古楠村集体每年拿出近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钟英华介绍,2014年,合作社和村委会还把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写进了村规民约,将古楠打造成了全省第一个“无烟村”。如今,每年都有上万人次的游客来古楠看楠木、赏樱花、摘杨梅、做艾饼,创造经济效益百万元。

(图为树立在古楠村醒目处的《文明公约》)

                钱广权说,古楠村已被评为"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江西省AAA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并获得"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搭建电商平台,创新生态农业服务模式

                杨圣琦告诉记者,为服务生态农业,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去年,合作社搭建了一个供销“古楠村”电子商务平台,于是,古楠村不但有自己的实体店,还开通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线路,实行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农产品,把电商与美丽乡村、休闲与农业有机结合了起来,以提升“古楠”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美誉度。

                钟英华告诉记者,古楠村巧打生态牌的做法大致可归纳为四点:

                一是2012年创新了农业经营主体,即由分散经营转变为抱团发展,并做到了四个统一,有效地杜绝了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减少了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人均收入;

                二是创新了村民治自管理办法,即用一套村民自治的村规民约焕发了村务民主管理的新生机;三是2014年创新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即采用实时监控系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四是创新了农产品销售模式,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取认领和众储的方式把生态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记者采访时,上海万家无穷食品调料有限公司已在古楠村认领了9.5亩有机生态水稻;天津也有客户认领了一亩。